广东经济增速放缓运行平稳
前三季广东GDP增长10.4%,回落4.3个百分点仍高于全国

在冰冻、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和全球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广东GDP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昨天,广东省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299.68亿元,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3个百分点。
不过广东10.4%的增幅,高于全国9.9%的平均数,也超出年度目标1.4个百分点。这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的大气候下,仍然是一个较高的增速。
省统计局表示,今年以来广东经济增速保持在10.4%-10.7%的区间内,波动幅度仅0.3个百分点,表明经济运行平稳。统计专家分析说,这主要得益于我省投资、消费等两大经济的拉动力保持平稳,此外,近几个月物价增幅回落也功不可没。
而对于增速放缓的局面,省统计局建议采取反经济周期的政策。
金融房地产贡献率降低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省三次产业增速均有不同程度放缓。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4.95亿元,增长3.0%,增幅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3417.07亿元,增长11.8%,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507.66亿元,增长9.4%,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其中股市、楼市大幅降温,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在上年同期增长26.1%和15.7%的基础上,回落至13.3%和-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5.2%、6.7%降为4.7%和-3.8%.
出口增速大幅下滑
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广东进出口明显减速。前三季度,广东出口3010.0亿美元,增长13.5%,增幅回落10.7个百分点;进口2161.16亿美元,增长13.0%,回落4.7个百分点。出口回落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服装、塑料制品和玩具行业,其中服装出口下降30.6%.
此外,前三季度广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25.94亿元,增长17.6%,扣除价格后实际增长6.1%,增幅回落11.0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高位回落,增长25.8%,增幅回落11.7个百分点。此外,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70.42亿元,增长20.5%;扣除商品价格上涨后,实际增长12.4%,增幅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速放缓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54.71亿元,增长2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8个百分点。统计局还表示,受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财政收入的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
工业企业利润负增长
统计还表明,工业企业的利润也在近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1-8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550.54亿元,增幅由上年同期的增长45.9%,回落至-3.1%.
居民存款大幅增加
与此同时,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增加。截至9月末,全省居民存款余额达2.64万亿元,增长17.4%,大幅提高16.1个百分点。对此,统计师解释说,这主要是证券、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使得居民储蓄意愿增强。
■预测
短期经济走势仍可能下行
专家建议适时启动反经济周期政策措施
对于经济放缓的原因,省统计局表示,这既有经济周期变化、宏观调控、外需减少等因素影响,也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内需动力不足等深层次原因。统计局还预测,短期经济走势仍可能略有下行,中长期走势取决于国际、国内、省内多种因素发展变动的共同作用,建议适时启动反经济周期政策措施。
对于广东经济交出的这份答卷,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认为,GDP保持了两位数增幅表明广东经济的基本面还是不错的,但其中部分数据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出口受阻的客观环境下,广东暴露了内需不足、民间资本不敢扩大投资的软肋。他还建议,在目前世界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广东应该继续刺激内需,加大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敢花钱,并鼓励民间资本扩大投资。
■链接
何为“反经济周期政策措施”
即经济增速较快时,采取从紧政策防止过快、过热;经济增速开始回落时,政策可倾向于适度宽松,让经济增速的回落幅度趋于缓和。
CPI上涨势头得到控制
前三季广东CPI同比上涨6.7%,食品和居住价格推高
本报讯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昨天公布的最新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广东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7%,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指数“五涨三降”。
其中食品类上涨15.1%,居住类上涨7.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1%,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9%;衣着类下降1.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6%,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而食品和居住价格上升共同影响CPI上涨达6.4个百分点,仅两类价格上升对CPI总指数上涨贡献率高达95.5%。
(本文摘自《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