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建一幢卖一幢房价直逼肇庆市
 
怀集楼市在“寒潮”大环境下逆市而旺,外出务工人员成购房主力
 
建一幢卖一幢房价直逼肇庆市
 
  自去年夏天至今,深圳、广州等珠三角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业均遭遇“寒潮”。但在远离珠三角中心地带的山区县———肇庆市怀集县,房地产业却呈现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房价直逼地级市肇庆的均价。“怀集房地产初始起步阶段的1998年均价为800元/平方米,现在上升到3000元/平方米,低层楼房约2600-2700元/平方米,带电梯的楼房甚至达到3500元/平方米以上。”一位熟悉情况的怀集人介绍说,最近一年时间,怀集的商品房是“建好一幢就能卖出一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怀集相继建起了十多个楼盘,均供不应求,颇具实力的富威堡公司的楼盘更是卖得一套也不剩。
 
  怀集的房地产为何能呈现持续红火的发展势头呢?
 
  为孩子为老人入城买房
 
  今年国庆黄金周,在南海大沥打工10年的江先生和妻子回到家乡怀集县梁村镇,把家从乡镇搬到县城一个新建的小区里。江先生告诉记者,开始他一个人在大沥打工,后来和妻子一起在那边做小生意,赚了些钱。几年前在家乡农村已建有房子,但为了让上初中的孩子方便在县城读书,所以就想着在县城买房。江太太补充说:“也让父母能够有个好地方安度晚年啊。”
 
  记者了解到,像江先生夫妻俩那样的外出务工人员,在怀集县有40多万人,尽管收入不一样,但他们最先感受到了城市居民小区那些先进的住宅观念,心里都渴盼着像大城市的居民那样住上“洋楼”。这些人还有着共同的希望,就是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让自己的下一代有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他们成才提供条件;也有为老人而特意在县城购房置业的。
 
  外出务工人员成了时下怀集的购房主力之一。
 
  调控得法没出现烂尾楼
 
  怀集县建设(房管)局一位干部告诉记者,房地产业是怀集新发展起来的产业,该县从多个方面入手引导其发展,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做法是严控私人买地建房。过去,怀集县私人在县城买地建房的情况十分突出,造成规划不一、横街窄巷增多等问题。1999年,该县制订了禁止私人在县城买地建私房的政策,并加大购买商品房的宣传,至2002年基本杜绝了买地建私房现象,干部群众也改变了“买地建房”的观念。因此,当县城群众需要二次置业时,便首选在县城直接购房了;同时,政府每年有计划地推出一部分土地作为房地产开发用地,既解决群众的需求,又防止房地产过热现象,“今年1至8月,全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034万元,没有出现一座‘烂尾楼’”。
 
  巧引资也引来时代风尚
 
  记者采访了一位到怀集投资房地产业的老板,他分析认为,怀集县有约100万常住人口,在肇庆乃至全省都属人口大县。政府不允许私人买地建房,因此,年轻人结婚、群众二次置业等都需买新房。加之近年来当地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他们不仅带回鼓涨的“钱包”,也带回了城市的生活观念,因此房地产买方市场很大,前景广阔。另外,与珠三角及外省城市相比,怀集虽说房地产在10年前已开始起步,但真正迈步发展是最近这几年的事,当“走得快”的城市出现房地产“泡沫”、市场呈现疲软低迷时,怀集的房地产市场仍处于需求旺盛阶段。
 
     记者还了解到,怀集把改造旧城区与建设新城区同步进行,积极引进外来资金与技术人才,拓宽融资渠道,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被引进来的珠三角房地产企业,他们不但带来了资金和技术,也带来了时尚的观念,其开发的楼盘紧跟珠三角发达城市的现代小区模式,因而备受怀集年轻一代热捧。
 
(本文摘自《羊城晚报》)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08-10-13 点 击 数: 1701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