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疯狂的石头,地产的双簧
 
疯狂的石头,地产的双簧
 
新塘项目部  莫学勇
 
     楼市越冷清,舆论越热闹,这是地产今日之怪现象。地产热闹戏从来没有因行业的艰难而冷场,这里面充斥的谩骂、呐喊、批评、力挺、争论等等,不绝于耳。当下舆论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两颗“明星石头”了:南王北潘。几个月来,两石联袂上演地产双簧版的“疯狂的石头”,使得行市由波澜变成汹涌。潘石屹擅长“娱乐+经济学”,王石擅长“政治+经济学”,各自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让行内再度风生水起。
 
     这部戏正式出演是由王石提出的“拐点论”开始,王石和万科正式站到行业舞台的风口浪尖上,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是营销炒作,还是无端生事,还是谋定后动?个人见仁见智。之后的“512捐款门”,王石被全国痛批,舆论界再次因其热闹,全民也为此爆吵一番。再到松山湖会议风波,辞职风波,退房风波,一系列的事件把这部戏推向高潮。
 
     万科率先大幅降价,毁誉参半。但是我认为,王石做了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该做的事情,万科也做了行业领导者该做的事情。王石最懂“政治+经济学“,一手抓政治,一手抓生意。经过率先扛起降价大旗,一方面收获了大部分民心,一方面得到了政府的赞赏,一方面又可以打压竞争对手,真可谓“以退为进”,一石三鸟。
 
     万科以多年经历风雨的经验,先下手为强,玩了一出瞒天过海。最近真假难辨的的松山湖会议讲话,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过去一段时期的总结,也是对将来一段时期的描绘。这将是行业调整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点,代表着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行业的趋势。即使讲话是他人炮制的,想必万科的上下很认同吧,因为他讲出了万科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情。在以后的一段时期,企业合纵连横将会愈演愈烈。而万科在这场群雄逐鹿的血战中开始显现其可畏之处。以前市场好,人人有饭吃,大家相安无事,等到真正的冬天来了,森林法则就越显其威力。
 
     再来说潘石屹,一贯擅长“娱乐经济学”。soho能常常在市场混战中摸鱼,与其喜欢运用非常策略和手段密切相关。他本来就是一个娱乐人物,看王石闹得这么凶,这行业大哥之一当然再也坐不住了。在全国地产商都在慌忙降价中,反其道为之,一人孤声叫涨,这一招有点像“以攻为守”。全国的形势老潘心知肚明,为什么剑走偏锋呢?我们可以这样想,老潘的看家本领就是要与众不同,起码表面上要这样。至于是不是真涨,我没有调查过,但营销炒作的嫌疑最大。即使价格明涨上去了,也可以用其它办法暗降下来。作为娱乐派老板,最不能忍受让人冷落,被人抢风头。
 
     至于两个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从当年海南地产泡沫中逃命出来,经历过风浪,才知道小心行得万年船,即使在和平年代,也如履薄冰。他们最知道,房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潮水退后才知到谁是光着屁股的。从潘石屹评论万科的话可见一斑 “万科在长江三角洲取得了胜利,没有遇到任何开发商在市场上的任何抵抗,只是口头的谴责和抗议。而万科拿走了市场份额、销售额,把已经调低的市场房价的预期留给这些城市的住宅开发商自己去打架!
 
     除了各唱各的,潘石屹还帮着王石唱。例如近日,潘石屹在博客中分析万科降价的原因和趋势,引起全国媒体的关注。潘石屹这一招,是借树开花,把自己又营销了一把。我们知道潘石屹就是一个符号,是soho的人格化;同样,王石也是万科的人格化。外表很热闹,其中却内含商道,包含了企业运作思路,高手过招就是这样子,就像古龙的小说,往往看不出招式,只有胜败。等大家明白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们早在运用其他招式了。但是凡事万变不离其宗,虚实之道而已,表面是术,内在是道。
 
     文章的结尾我们再来回味两段话,低头仔细想想,抬头看看对手们都在干什么,怎么干,大家就会明白热闹背后是怎样的腥风血雨了吧。
 
      其一(摘自潘石屹博客):
 
       这场房地产的风雨过后,一些大房地产公司变小了,一些好房地产公司变得不好了,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更强大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对市场的远见,能不能未雨绸缪,并把这种远见不受任何干扰地实施下去。
 
      其二(一个真实的谎言,松山湖讲话):
 
       要敢于降价,勇于降价,将手头的存货和正在开发推出的新货以最快的速度卖掉,我们再去买更便宜的土地,以更快的速度建设出更低成本的房子,以更低的价格快速出售。这就是我们在座的所有人在本次会议后需要最快速度执行的未来16个月的对策和行动。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08-9-23 点 击 数: 2481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