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0月13日),万科的公告,证实了之前的网络传闻。
根据万科公告,2025年10月12日收到董事长辛杰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辛杰因个人原因申请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辞任后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第二十届董事会选举黄力平担任董事长。
消息传来,万科A周一下跌2.67%,收于6.57元。换手率为2.24%。
总体而言,资本市场反应较为理性。
万科更换董事长,属于突发事件。但市场已经有所预期。毕竟,辛杰作为董事长,“失联”已经有20多天了。
1、 作为上市企业,董事长的个人变化,万科有及时披露信息的义务。这是一次迟来的公告。客观上也反映了万科“国资主导”的背景和色彩。
2、 辛杰上任万科董事长仅仅9个月就黯然而去,对万科的影响如何,是房地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万科一直是中国房地产的一面旗帜,事关整个行业的信心和行业社会评价。
深圳地铁集团又是万科的大股东,“保万科”成为了深圳地铁和深圳国资委的选择。
但在万科连连亏损,连累深圳地铁集团从2024年开始也发生亏损。2025年,深圳地铁向万科提供的股东借款已经累计达到259亿元。
辛杰落幕,董事长更换,是否意味着深圳国资对万科态度的改变。这是重点。
3、深圳驰援万科的总方向不会改变。
第一,深圳地铁当年收购万科股份,总共投入了664亿元,(每股约18元)。按当前市值,仅为220亿元左右。另外,2025年深圳地铁给万科的股东借款和各种财务支持,已经超过300亿元。
万科和深圳地铁已经深度绑定。
深圳地铁集团不可能改变支持万科的总策略,但在具体举措上,可能有所调整。毕竟,万科财务流动性的紧缺程度,以及2024年以来的企业亏损金额,都远超预期。
第二,深圳地铁和万科,“地铁+物业开发”的合作模式,仍有发展前景。香港地铁几十年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房地产寒冬尚未结束,“地铁+物业开发”陷入低谷。但长期看,仍是大有可为的运作模式。
第三,万科新任董事长黄力平是同济大学毕业,在深圳地铁集团任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由这样一位国资高管,又熟悉地产和地铁操作的专业人士来掌舵万科,说明了深圳国资委的态度。
房地产业界稍安勿躁。围绕万科的未来,新的董事长很快就会有表态。
期待万科顺利过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