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企业家的迷局
 

企业家的迷局

 

两会期间,雷军曾说过:成功来得猝不及防。一时上了热搜。

小米股价一度涨至59.45港元。雷军也曾体验了一下“首富”。

然而,谁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成功来得猝不及防,变成了“失败来得猝不及防”。

最近几天,小米集团被“负面消息”刷屏——SU7车祸事故、美的清仓小米股票、高管套现。

4月2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一度跌破45港元,较3月19日的历史最高价59.45港元下跌超过20%。创下2月18日以来的新低。

雷军是个聪明人,他在“两会”期间,曾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要求。理由是:已经上了三次热搜了。

企业家赚钱没有问题,但太“有名”,迟早是会出事的。


大洋对岸的马斯克,最近也很烦恼。

4月1日,马斯克宣布将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职务。这位“改革先锋”,掀起了一场“万亿美元赤字削减运动”,最终却以“逃离华盛顿”的姿态黯然退场。

马斯克团队以“效率优先”为名裁撤2万名公务员、取消数千份政府合同,引发公共服务体系动荡。

马斯克的辞职,说明商界领袖兼容政府顾问,并不容易。

政治和经济,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大差别。用商业思维来推动”政府效率”,看起来很美。但公共服务,并不能完全用财务报表来衡量。这就是现实。


日前,万科披露了2024年财报。

2024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460.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6.6%和34.6%。

2024年,万科总营收为3431.8亿元,同比下降2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94.8 亿元。

在万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中,有两个数字特别令人瞩目。

第一,是亏损额达到494亿元,高于之前预报的450亿元。

第二,是2024年万科房地产开发业务结算毛利率仅为9.5%。(扣除税金及附加后营业利润率为3.0%)。

由此看来,2025年将是万科关键的一年。

管理团队更换后,直接将2024年亏损显性了。

然而,万科要走出危机,关键还要有强有力的举措,同时还要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

国资背书,无疑是万科短期的护身符。

但要保证长期良性运作,万科还要有新模式。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5-4-3 点 击 数: 62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