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重阳望登高
 

重阳望登高

 

10月11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国人的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具有“宜于长久”的吉利之意。曹丕在《九月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当然,重阳节传统的活动,就是登高了。

从汉代开始,重阳登高已形成一种民间习俗。两晋南北朝时期,九九重阳节更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庶民百姓,每至重九,均登高野宴。重阳登高,还充满仪式感。“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当年,采菊也是重九登高的重要活动之一。

重阳时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风霜高洁,宜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历史上,写重阳节的名篇很多。

唐朝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大家最熟悉的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写的是离愁,王勃《蜀中九日》写的也是离愁。很容易引起共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把整个重阳节登高活动写得具体详细的人,是杜牧。杜牧在《九日齐山登高》把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都交代了: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由于杜牧的重阳诗写得情景交融,在宋代成为很多人模仿抄袭的对象。连大文豪苏东坡都仿写了一首词《定风波·重阳》: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除了这些唐宋名篇,国人能够背诵的,恐怕就是伟人的这首《采桑子·重阳》了: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读完这些诗篇,相信大家都有了登高的欲望。

2024年,重阳节还不是法定假期。

但登山是必须的。不一定是这一天。

期待重阳时节的登高,期待好的心情和好的未来。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4-10-14 点 击 数: 626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