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一言难尽“工抵房”
 

一言难尽“工抵房”

 


日前,武汉“万和光谷”项目房价降幅近万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更有业主称,项目从备案价 2 万多元降到 1.25 万元,是“恶意降价”。

事情闹大了,当地主管部门不得不作出了回应。当地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企业依市场状况调整商品房价格属自主经营范畴,不违法。

后续更披露了更多的内幕。

第一,“万和光谷”项目半年没有卖出一套房 。

“从去年11月到今年5月底,一套房子都没有卖,7月份只销售备案了一套房。根据合同约定,项目在今年年底交房,需要解决后续资金投入问题。”

第二,因企业与施工方存在债务纠纷,将部分房屋抵给施工方,近期施工方为回笼资金,将“工抵房”进行低价出售,最高降价达6000元/平方米。

至此,整个事件已经很清晰。

1、市场销售恶化,“万和光谷”项目半年没有卖出一套房。项目已经进入“保交楼”阶段。

2、网上传言的“降价”,其实是“工抵房”的出售。“工抵房”的售价,已经不是开发商所能控制的了。

“工抵房”是个一言难尽的东西。

在整个房地产行业普遍资金链紧张的背景下,房企的“工抵房”,已经越来越普遍。

对于“工抵房”,管理部门大多采取了默许的操作。广西贺州等城市更是直接出台了相关规定,允许“工抵房”的资金不进入监管账户、“工抵房”可直接网签等。

“保交楼”优先的背景下,“工抵房”已经成为整个房地产行业绕不开的话题。

3、“工抵房”背后,有太多令人无语的操作。

——房企公布的销售业绩中,有多少是“工抵房”,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截止7月末,2024年百强房企销售业绩同比下降超过40%,如果再扣除“工抵房”,恐怕还要下一个台阶。

——“工抵房”打折出售,是各方都无奈的操作。只要“工抵房”存在,楼价就难言企稳。

——“工抵房”是中国房地产一直就存在的操作。当年,起步发展期的“工抵房”,令各方都赚钱了。

房地产进入下行期,“工抵房”却令各方都成为了输家。

此时此景,管理部门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4-8-12 点 击 数: 300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