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谁的娃哈哈?
 

谁的娃哈哈?

 

娃哈哈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去世不足150天,娃哈哈就变了天。大小姐宗馥莉撑不住了。

7月18日,网上传出宗馥莉的辞职信,称自7月15日起辞去娃哈哈集团的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不再参与经营管理。

辞职的原因,她在信中提到,自宗庆后董事长离世后,她对娃哈哈集团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受到了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股东的质疑,致使她无法继续履行对娃哈哈集团及其持股公司的管理职责。

辞职信不长,但信息量很大,还透漏出极大的无奈。

宗庆后辛苦创业30多年打造的饮料王国娃哈哈,无法如他所愿交棒到第二代了。

1、娃哈哈集团的股东结构,决定了宗馥莉的结局。

娃哈哈当前的最大股东是国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6%股权。

宗庆后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9.4%;第三大股东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比例为24.6%。

杭州上城文商旅公司是一家100%的国企。这家公司于2008年首次参股娃哈哈,持股比例为46%。值得注意的是,杭州上城文商旅公司拟转让娃哈哈的股份。并在2023年7月对拟转让的娃哈哈集团46%股权的权益价值评估和法律服务进行了公开招标。

另外,娃哈哈员工持股高达24.6%。

娃哈哈自1999年起开始实行员工持股激励制度。2003年,已实现全体员工持股。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持股股东人数已超1.5万人。

三大股东,奇特的结构关系。宗庆后尚能驾御,宗馥莉就无能为力了。

这个结构不调整,宗庆后交班第二代,直接面临根基不稳的问题。


2、宗馥莉改革推进,有点操之过急。

娃哈哈是宗庆后创办并管理了30多年的企业,打上了深深的宗庆后的烙印。正如企业管理专家总结的:娃哈哈的企业管理模式很独特,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即不贷款、不上市、不设副总裁、不做房地产。

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宗馥莉,在娃哈哈工作已经接近20年,不可能不熟悉娃哈哈。

同时,她也必然看到了娃哈哈存在的各种问题。

打破旧格局,重塑企业生命力,是每一个企业新掌舵人都要做的事情。宗馥莉也不例外。

年轻的企业掌舵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操之过急。

例如,推动娃哈哈上市。这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

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持股股东人数已超1.5万人。如果娃哈哈要上市,根据IPO相关规定,拟上市公司申请上市之时,员工持股计划需要进行股东穿透处理,穿透后最终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在娃哈哈集团“家文化”的背景之下,想要将1.5万人的持股人数优化至200人以内,并不容易。


3、宗馥莉事件,故事尚未结束。

关于宗馥莉辞职事件,各种说法和爆料还将陆续传出。

无论原因是什么,有一点是确定的:挑战很大,大小姐是撑不住了。

当然,故事远未结束。最后的结局是宗馥莉“以退为进”,还是转身走人,还有待观察。

按中国人传统思维,上一辈企业家都希望二代能接班。

但二代的能力能否接班是个问题,接班后是否幸福,又是另一个问题。

如果搞得一地鸡毛,大家都累,还不如不走二代接班这条路。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4-7-22 点 击 数: 641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