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四个新动向
2024年,城市更新成为超大特大城市重点推进的工作。各地新举措不断。
1月4日,深圳市发布《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1月5日,广州市开出了第一张房票,成为国内首个探索房票安置政策机制的一线城市。
1月12日,宁波市宣布将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并划定了55个先行片区。
……
1、2024年重点城市的城市更新行动将加速。
城市更新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去年,管理层出台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
2024年,房地产市场投资萎缩,固定资产投资难以保持高位增长。在这个阶段,推动大城市的城市更新,有着一石三鸟的作用。既可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又盘活了城市发展空间,还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2024年,重点城市的城市更新行动注定将提速。
2、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
2024年,广州房票的推出和“做地”政策的推进,都强调了政府的主导和引领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市发布《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对于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项目,坚持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由区政府组织实施拆除新建类城中村改造工作。
新规则下,深圳将净地出让的规则,改变了以往的土地一二级联动机制,采取一二级不联动机制。
按照旧模式,深圳旧改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留用开发建设用地可采取协议出让的一二级联动机制。
深圳城中村改造政策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3、投资主体的改变:国有资本将占主导地位。
在新规则下,国有资本在城市更新中占主导位置,将是近期难以改变的现状。特别是龙头民营房企普遍仍处于流动性紧张的阶段。
根据宁波住建局公布的数据。宁波市315个、总投资2408.5亿元更新项目中,社会投资占比为49.8%。
在民营经济活跃的宁波,社会投资仍不足50%,就说明了问题。
4、城市更新项目的准入门槛和审批程序的规范。
以深圳为例。深圳已经陆续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等政策。
近期又发布了《关于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明确了4类项目优先拆除,并明确了“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模式,推动城中村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的准入门槛和审批程序正逐步规范。
2024年的城市更新,规则在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