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组织架构大调整
一
周二(12月5日),A股和港股遭遇了黑色星期二。
上证指数跌1.67%,收于2972点,再次跌破3000点。
恒指跌1.91%,收于16327点,创近期新低。
周一,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
消息传来,财政部对此快速进行了回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地方债、房地产行业调整带来的影响等,一一作出了分析。
财政部认为,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正在发挥作用,中国有能力持续深化改革、应对风险挑战。穆迪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财政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1、值得注意的是,财政部在回应中指出,“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影响,房地产相关税收有所下降,但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没有大幅回落。总的看,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2、受多种因素影响,周一A股回落到3000点下方。“3000点保卫战”将在年末再度上演。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3、7月24日管理层会议就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适时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在过去的几个月,楼市和股市都有重大利好政策出台,但市场的低迷状况却尚未有根本性的改变。
年末,股市和楼市是否将形成阶段性的底部?值得关注。
在很多人持悲观态度的时候,在短期内,资本市场的机会其实要大于风险。财政部反应如此之快,就说明了问题。
二
周二(12月5日),碧桂园内部发文,公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计划,将公司14个区域整合成7个,合并完成后,公司总的区域个数为21个。
1、碧桂园再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合并了7个区域,引发了房地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碧桂园回应:本次调整旨在进一步提升组织与业务的适配度,推动管理扁平高效,可用资源协同互补,优秀人才人尽其能,全力确保“保交付”战略目标的实现。
“保交楼“已成为碧桂园的首要任务。今年前11个月,碧桂园累计交付房屋约50万套,累计交付面积约6043万平方米。交付项目涉及31个省份,240个城市。
2、碧桂园的规模缩减,已经在所难免。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1-11月碧桂园的销售金额为2112亿元,排在所有房企的第7位。按照当前发展的趋势,碧桂园将很快掉出前10位。
爆发流动性危机后,碧桂园的新开发项目陷入停顿。在“保交楼”的压力下,碧桂园的规模将进一步收缩。
3、碧桂园是民营房企的一个典型代表,房地产项目多(超过3000个),涉及面广,企业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业务多元。碧桂园如同一台巨大的机器,倘若停顿下来,恐怕就没有重启的机会了。
如何让碧桂园这样的爆发了流动性危机的房企,重新恢复正常经营,化解风险,走出困局,确实是一道现实难题。
房企稳定了,房地产市场才能最终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