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令人费解的衰退
中国篮球最近有两大新闻。
第一条新闻,是偶像级的篮球明星易建联宣布退役,结束21年的篮球生涯。
很多球迷感叹说,自己的青春也随着易建联的离去,而被带走了。
第二个新闻:2023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一败涂地。
总战绩1胜5负,名列第29名,彻底失去了参加2024年奥运会的资格。
男篮世界杯最后一场,中国男篮崩盘,以21分的分差被菲律宾队击败。
比赛结束之际,著名的篮球解说员痛哭流涕。完全接受不了输给菲律宾的残酷现实。
网友们评论道,中国男篮输菲律宾,堪比中国男足输越南。中国男篮正在成为第二个“男足”。
平常不太关心篮球的观众,对男篮的溃败难以接受和理解。大家印象中的中国男篮,还是姚明、易建联时代的男篮,亚洲老大,世界前八,多个明星在NBA打球。美国总统曾调侃说,姚明到NBA打球,是中国对美国最大的一宗出口。
然而,曾经的辉煌,已经随风而逝。
在2023年世界杯上,中国国家队的主力,竟然是一名从NBA归化的球员,拥有八分之一中国血统的李凯尔。
洋枪土炮,输得彻彻底底。中国篮球到了总结反思的时候了。
1、中国篮球不是输在篮球人口,而是输在机制。
中国足球搞不上去,总是归咎于足球人口不够。例如,我国注册女足球员人数1.5万,绝对数量只有欧洲的1/200。所以搞不上去。
但根据中国篮球协会发布的《中国篮球运动发展报告》,中国篮球一般篮球人口高达1.25亿人,核心篮球人口也达到了7610万人,篮球成为中国第一的集体球类运动。
这么大的基数,没有搞成乒乓球这样的世界第一,反而像足球一样,滑向亚洲二流,有关方面确实需要一次来真格的检讨。
2、中国缺乏真正的职业篮球联赛。
大家说,不是有CBA吗?已经有很多年了。然而,一个周琦事件,就暴露了联赛的问题。
中国的CBA不能单一模仿美国的NBA,要走中国的发展道路。
看过CBA比赛的人都知道,决定每场比赛胜负的,大多是外援。
这样下去,中国球员很难打出来。
过去几年,中国篮球联赛,没有像中超那样变成“金元”联赛。但依然有不少泡沫。
去掉泡沫,形成有自我造血功能的联赛,中国男篮才有希望。
3、最后说一说,大家都很困惑的问题。中国篮球该走怎样的路?
模仿NBA已经被证明走不通,模仿乒乓球和羽毛球搞“举国体制”,也不现实。
中国篮球的老路走不通,人才凋零,成绩下降。这一切,都迫使有关方面,要破旧局,走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