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房企也需警惕流动性危机
近日,远洋集团评级被调低,引发了业内关注。
2022年,远洋集团净利润首次亏损。根据远洋集团年报数据,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1.27亿元,同比下降28.20%;净利润亏损156.5亿元;归属母公司净亏损159.3亿元。
2022年,远洋集团的毛利率为5.15%,创新低。过去的6年(2017年至2022年),远洋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24.52%、20.01%、20.07%、18.50%、17.52%、5.15%。下滑趋势明显。
1、 远洋集团并非个案。
在市场波动加大的背景下,2022年国有房企也出现了亏损,包括华侨城、首开股份、北辰实业、华远地产、格力地产等。华侨城2022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过百亿。主营收入767.67亿元,减少25.17%;净利润亏损12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
2、逆市增长有风险,国有房企不宜延续“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发展模式。
2022年以来,全国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基本上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力。“土地+融资”双向加持下,国有房企在逆市增长。
特殊阶段,国有房企成为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增量”发动机。2023年第一季度,保利发展在规模上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实现了“进三争一”的目标。
然而,在2023年,对房企而言,规模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第一是要保有流动性,第二是项目要有盈利。
10%以下的毛利率,对国有房企也是灾难。
3、国有房企更需警惕流动性危机。
2021-2022年,民营房企经过的覆辙,国有房企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国有房企在体制上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在面对市场的时候,也会暴露自身的缺陷。
脱离市场实际的“托底”和扩张,风险将难以避免。
行稳才能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