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复牌之后
4月13日(周四), 融创中国在港股实现了复牌。
开盘价1.93港元/股,跌幅57.86%,盘中最高价为2.87港元/股。当日收盘价为2.04港元/股,跌幅55.46%,总市值为111亿港元。
4月14日(周五),融创股价再跌7.35%,收盘价为1.89港元,总市值为103亿港元。
1、 融创中国在4月成功复牌,兑现了给投资者的承诺。无疑是向回归正常经营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遭遇流动性危机的房企中,融创是体量仅次于恒大的头部房企。融创复牌,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融创已经成为出险房企的风向标。融创能尽快摆脱流动性危机,是各方的愿望。融创中国的复牌,给整个房地产圈带来了好消息。
2、 融创的财务压力依然巨大。
根据融创公布的年报。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创有息负债约为2984.2亿元,公司连同其合营及联营公司的有息负债约为人民币4042.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融创逾期债务达到808.9亿元,触发部分借款协议的违约条款,导致其他借款855.0亿元有权提前要求还款。
3、出险房企的债务重组宜早不宜迟。
以融创为例,2022年融创合同销售额为人民币1693.3亿元,同比下降71.7%;收入967.5亿,同比下降51.2%;毛利为亏损8.2亿元;核心净利润为亏损138.6亿元;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276.7亿元。
流动性危机爆发一年来,融创在销售大幅下滑,亏损持续。需要及时的债务重组方案,否则后果难测。
恒大、蓝光和新力等几家上市房企,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出现了资不抵债的局面。
截止4月14日。港股中尚有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花样年控股、旭辉控股集团、阳光100中国、祥生控股集团、佳源国际控股等10多家企业处于停牌中。
时间已经不等人。
4、 融创中国复牌后的股价,在市场的预期之内。总市值111港元,虽然令人唏嘘,但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此之前复牌的佳兆业,4月14日(周五)的收盘价仅为0.315港元,市值仅为22亿港元。
当前资本市场对地产股态度较为悲观。包括港股中的碧桂园、雅居乐、龙光,A股中的万科、保利发展等,股价都处于年内的低位。龙头房企碧桂园4月14日(周五)收盘的总市值也仅为646亿港元。
出险房企要走出流动性危机,除了金融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回暖。
2023年,房地产市场逐步企稳回升,但恢复速度低于预期。
出险房企前行的路上,仍有艰难的一段雪山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