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遭遇“倒春寒”
2月的广州,寒潮已远去。春风吹拂下,百花盛开,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2023年,被重新确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房地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地方“因城施策”陆续展开。在“保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房地产业的重要性突显。在业内,“复苏、企稳、回升”的期盼声中,房地产行业却不但没迎来“春暖花开”,反而意外地遭遇了“倒春寒”。
根据克而瑞公布的数据,1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542亿元,同比下降32.5%,环比下降48.6%。即使考虑春节的影响,销售低迷的局面仍令业内焦虑。
2022年是房地产业深度调整的一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2%。上市房企业绩下降,是大家预料中的事情。但上市房企亏损面和亏损额仍超预期。据wind 披露的数据,已有65家A股上市房企发布了2022年度业绩预告。仅有28家预计实现盈利,约有6成预亏。预亏超过100亿元的达到7家。
——“现房销售”在多省试点实施,将延缓房地产行业复苏进程。
——龙头房企流动性危机仍在持续。包括华侨城在内的国内房企都出现了年度亏损。
——企业高管动荡。新城控股董事、联席总裁曲德君失联一个月,就是典型案例。职业经理人的风险在增大。
日前,“南宁房贷年龄期限可延长至80岁”的新闻登上了热搜。业内人士看到这一消息,只有苦笑的份。这绝对不是一条“好”消息。
2月,房地产行业正遭遇一场意料之外的“倒春寒”。期待春暖花开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