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广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变与不变
 

广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变与不变

 

2月6日,《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将城市更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广州市城市更新的纲领性规划出台。值得业界认真研究。

按照官方输出的信息,广州迈入以存量空间再利用为主的发展阶段,《专项规划》强调规划引领全域存量空间优化,系统推进更新高质量发展,谋划一条超大城市特色化的城市更新路径。

《专项规划》划分中心城区核心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外围地区三片更新区域,提出总体更新导向,持续优化城市结构。“南建新城、北筑核极、东立门户,西联广佛、中兴老城”。


1、广州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提出了“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精准调控、提质增效”的策略。

(1)对2021-2035年城市更新的开发规模进行了安排。规模量相对稳健: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更新方式并举,统筹新增用地与存量用地资源配置,至2035年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

具体安排为:规划至202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100平方公里;至2030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200平方公里;至2035年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

(2)至2035年,拟推进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297个。其中,旧村庄改造项目281个,包括全面改造项目259个、混合改造项目22个,主要为涉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旧村;旧城混合改造项目16个,综合运用各项政策以“留改拆”混合改造方式推进。鼓励推进老旧城区微改造项目、外围地区乡村整治提升项目。

(3)以上的规模量,相对广州前几年城市更新全面开花的规模量,是一个较为稳健的量。截至2022年9月,纳入广东省“三旧”改造地块标图建库的总用地面积达到606平方公里。其中,旧厂房208平方公里,旧城镇73平方公里,旧村庄325平方公里。

未来,广州每5年拟进行约100平方公里城市更新的规模量,充分体现了“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的策略。


2、明确了全面改造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

正面清单列出了5种情形,将优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涉及“十四五”规划近期发展重点、历史文化保护、战略发展区域、重点功能片区、枢纽门户、交通干道等的城市更新项目。

负面清单列出了10种情形,原则上不进行全面改造:包括不符合“三区三线”、历史文化保护、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或是大范围涉及生态廊道且预判改造难以平衡、建设用地规模缺口较大、可能导致“田中城”等情况的城市更新项目。


3、提出了“多元实施模式”。

(1)提出了多模式推进旧村改造。包括政府收储、合作改造和自主改造模式。

(2)强化旧城改造政府引导。

强调了90%用户(权属人)表决同意为前提条件,公开、微利、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3)鼓励旧厂房政府收储。

属于居住用地、或非居住用地但位处城市重点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地铁城际铁路口800米半径范围内,或政府计划成片连片开发的区域,都纳入政府收储范围。

(4)提出“更新+”发展模式

“更新+历史文化保护”、 “更新+产业发展”、 “更新+生态修复”、 “更新+基础建设”都被提及。


4、提出了城市更新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路。

(1)聚焦中心城区,提升城市核心功能。2035年前,中心城区核心区拟推进项目54个、占比18%。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拟推进项目213个、占比72%。

(2)聚焦南沙新区,助力湾区合作发展,2035年前拟推进旧村改造项目27个、占比约9%;支撑穗莞惠联动,打造东部综合门户,拟推进项目33个、占比约11%;聚焦北部增长极,促进北部门户建设,拟推进项目33个、占比约11%;聚焦广佛同城,实现广佛高质量融合,拟推进项目36个、占比约12%。

(3)贯彻“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聚焦重点功能片区,打造高质量产业空间。拟推进项目199个、占比约67%,协同存量土地活化与产业层级跃升。

保障先进制造空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重点任务。

2021-2025年,有序推进全市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2025年前,广州拟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更新改造项目246个,总用地面积1538公顷。

(4)着力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周边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城市更新项目,2035年前拟推进35个项目,占比12%。

另以TOD发展为导向,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点800米半径范围内的城市更新项目,2035年前拟推进148个项目,占比高达50%。


5、历史文化保护成为城市更新关注的重点。

对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旧村改造采取“混合改造”,反复强调“绣花功夫”,将不符合历史文化保护,不符合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项目列入“负面清单”等,都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


6、《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属于城市更新的纲领性规划文件。

(1)城市更新是政策驱动、机制驱动的工作。

阶段性城市更新规划的具体目标如何制定,城市更新如何与政策结合,有效推进,仍有待深化。

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重点,也是难点。但又不可或缺。

(2) 城市更新的规模指标是重点。

本次公示的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只有拟推进项目的数量,拟推进改造的土地规模。量化指标尚嫌不足。

从未来每5年推进100平方公里的旧改规模看,广州对城市更新的总体态度是积极和进取的。具体策略上,又采取了稳健的方案。

(3)“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色彩更浓了。

从广州城市更新项目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安排、城市更新保障“工业立市”,加强土地政府收储的力度和范围等等,都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

(4)三旧改造项目的风险应对机制有待完善。

从2021年到2035年,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波动极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加大,三旧改造项目的风险在加大。

政府部门、投资者和原项目权属人,都需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5)三旧改造项目的利益机制有待完善。

“更新+”发展模式的提出,无疑是本次专项规划的一个亮点。但新发展阶段下,不同发展模式的利益机制的构建,各方利益的平衡,是关键要点。

(6)未来广州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资回报水平将下降。

这是看完《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后的总体印象。

理由只讲两点:

第一,城市更新项目承担的任务多了,重了,收益率一定下降。

第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态势已经出现,政策和机制相对滞后,未来项目的压力将加大。

一切都要回归“平衡”两个字。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3-2-10 点 击 数: 598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