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2023年中国房地产的主题
金融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持续出台。
三箭齐发后,房地产行业看到了形势逆转的希望。
离年底越来越近了。2023年的房地产形势,值得我们关注。
房地产市场面临重大重构。
仅仅在两年前,在防止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的指导思想下,“三道红线”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降温明显。
叠加新冠疫情爆发,世界政治经济摩擦加剧,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在2022年出现了显著的衰退。
爆发流动性危机的房企的数量在增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过40家大型房企出现债务逾期违约。
房地产市场成交萎缩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1—10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3945亿元,同比下降8.8%。商品房销售面积11117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5%。商品房销售额108832亿元,下降26.1%,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2%。
仅仅两年后的今天,房地产金融政策再次转向。
但房地产市场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四个重构:
(1)开发主体重构。
尽管金融支持政策强调“一视同仁”,但民营房企的前景,央企、地方国企的发展,都会有新的变化。
出险企业能否涅槃重生,走出困局,也是市场的焦点。
龙头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在2023年将发生重大改变。
(2)房地产开发模式的重构。
“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开发模式,在2022年导致部分房企陷入了资金困局。
在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下,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成为必然。
尽管专业界希望房地产行业由“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发展模式转为“精细化、效益型”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但房地产开发毕竟是一个盈利优先的行业,房地产开发模式的转变,需要有制度和政策的引领。
(3)房地产利益机制的重构。
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高达179433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1930亿元。
年销售额超18万亿元的规模,说明了这个行业无可替代的地位。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高达8.7万亿元。房地产税收占地方税收的比重普遍在15-20%的高位。
土地出让金、开发利润、融资成本、土建和安装总费用、税费这几者间的比例关系,多年来一直是失衡的。
在高成本下,楼价也一直居高不下。
2022年,房地产的利益机制面临重构。
(4)住房建设制度和长效机制的重构。
中国房地产历经40多年的快速发展,2023年走到了重要的转折点。
依靠金融支持,保规模,保投资,只是短期策略。
依靠因城施策,政策调控,早已被证明也是短期行为。
在新的发展阶段,在转折点,正是构建房地产行业的长效机制的好时机。住房建设制度的与时俱进,也将成为现实的选择。
在中心城市,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经济的共荣,也成为新的课题。
2023年,中国房地产不会重复以往的故事。
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