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等着好消息
周三和周四,长期萎靡不振的房地产股,突然有了一些“触底反弹”的动静。港股和A股中的地产板块,出现了久违的大涨。
这一切源于一条关于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的消息。
11月8日,交易商协会发文称将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这里的“第二支箭”由央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包括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这一工具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且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同时先前的信用保护工具也将被纳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统筹。
1、这一条消息,引发资本市场如此大的动静,确实很不平常。
众所周知,2022年民营房企面临一道坎。
近2年来,多达30多家成规模的民营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债务违约逾期的消息不断传出。
“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形成的风险,令银行金融机构退缩,民营房企再融资困难重重。
资本市场则不断做空上市民营房企。港股中的地产股价,已经跌到地板价。碧桂园、龙湖这样的头部房企,股价屡创新低,龙光和旭辉则早已变成“仙股”。
2、国内外资本在做空地产股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投资机会。
毕竟,中国房地产行业还是10万亿级别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体量就决定了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
2022年,房地产行业虽然艰难,但也绝对不会一沉到底。2022年优质龙头房企的股票,就如30年前的万科股票,其实也充满着机会。
3、2022年,无论是土地、融资还是房产销售,国有房企似乎更活跃,势头更好。
然而,无论是国有房企还是民营房企,目前都面临房地产市场销售低迷的严峻挑战。
无论是采取发债支持还是其他金融创新,纾困资金紧张,只是权宜之计。
要彻底解决房地产市场的复苏问题,还需要系统全面的方案。
在“房住不炒”和“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指导思想下,如何搞活楼市,这个问题很现实。
4、2022年只剩下一个半月了,年末房地产市场触底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稳经济增长背景下,金融货币政策的暖风将令房地产行业受益。
——疫情、经济增长和收入预期,这是年末三个不确定性因素。
——房地产行业本身能否“稳住”,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有关部门除了要抓好“保交楼”外,必须重视和维持开发主体的稳定性。
——房地产刺激政策“再发力”,已经刻不容缓。
综合分析,年末的房地产市场没什么可担心的。等着好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