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围绕“十年来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几组令人关注的数据,对未来房地产业发展,也进行了定调。
一、数据
1、商品房销售面积。
过去十年,住房供应规模持续增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32.34亿平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2.2倍。
2、建筑业规模。
2021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万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增加值达到8万亿元、占GDP的7%;。建筑业从业人数达到5282.94万人,比2012年增加1000多万人。
3、保障房建设。
过去十年,是我国历史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十年。十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
4、住房公积金。
过去十年,公积金全国实缴人数从1.02亿人增长至1.64亿人,缴存总额从5万亿元增长到22.5万亿元,缴存余额从2.68万亿元增长到8.18万亿元。
5、城镇化率。
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2%,建成区面积6.2万平方公里,城市燃气普及率98.0%,供水普及率99.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7平方米。
6、绿色建筑。
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从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到2021年的20多亿平方米,2021年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了84%,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累计达到了2.5万个。
目前,2134个绿色建材产品获得了认证标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也使建筑产业链拉长变宽。
7、历史传统建筑保护与美丽乡村。
2021年,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1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87个、中国传统村落6819个,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余片,确定历史建筑5.95万处。
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全国90%以上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6819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寺庙祠堂等传统建筑52万栋,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二、关于房地产的未来发展
住建部的最新表达是:
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
未来将继续扎实做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一个定位,也就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做好房地产工作的根本遵循。
二是健全两个体系,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这两者缺一不可。
三是努力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
四是完善人房地钱四个要素联动机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
1、“房地产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的提法令人关注。
过去10年,全国保障类住房总投资是14.8万亿元,从绝对规模看,是一个非常大的量。
同时,我们也看到2012年全国房地产投资是7.18万亿元,2021年是14.76万亿元。过去10年,累计总开发投资额是110万亿元。
把官方公布的过去10年全国保障房投资总额14.8万亿元,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金额110万亿做个比较,大概是13.45%的比例。
未来,一个是住房市场体系,一个是住房保障体系。这两者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将是住房供应结构的重点问题。
2、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政策的重点还在于一个“稳”字。
强调“房住不炒”,也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3、未来城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分化和重构。
“人房地钱四个要素联动机制”表达得很清楚: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钱。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体和重点,仍然将是人口流入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