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我们都在做短期行为
 

我们都在做短期行为

 

中秋假期,和朋友们相聚。

有人喝了两杯后,感慨道:“我们努力赚钱,是为了下一代不用去赚钱。我们努力去做房地产,是为了下一代不用去做房地产。”

此话一出,满堂大笑。

聚会结束后,明月在半空,正圆。

一阵凉风吹来,酒也醒了。

“我们努力赚钱,是为了下一代不用去赚钱。”其实是不对的,我们这一代人(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经历了物质短缺的时期,总是怀着“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心态去工作。接受996,只为更好地积累。

然而,打拼半生后,发现自己的孩子却没有了自己当年的奋斗精神。给孩子越多,孩子就越没有拼劲。

2022年,当很多人都说教育有问题的时候,其实最值得反思的是中国的家长。

给予孩子太多的物质财富,甚至让他们一辈子都不用去赚钱。其实不是爱,而是害。结局大多也不会好。


回到房地产这个话题来。

我们这一代人,不但把我们这一代的房子建完了,还把下一代,甚至更下一代的房子,都建完了。

下一代人,确实不用再做房地产开发了。

不信,你就去欧洲看看,巴黎、罗马、伦敦这类城市里,确实没有几个工地。


中国房地产的过去40年,有三个特点。

第一, 是快。

几十年的建设量,相当于欧美国家几百年的建设量。2021年,中国房地产的投资额达14万亿元,销售面积超18亿平方米,销售金额超18万亿元。2021年,已经基本确定是中国房地产的“顶”。

第二, 是质量不高。

普通住宅多,精品住宅少。高科技含量、高品质居住空间、高工程质量,更是稀缺。

千亿房企不少,但品质房企却不多。


第三, 是短期行为。

城市政府在土地经营和土地出让上,做的是短期行为。

房企为了短期快速扩规模,走“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策略,做的是短期行为。

金融机构和社会融资人,投向房地产的资金,追求的是短期的高回报。

政策制定者和有关部门,在楼市的涨跌中,采取的多是短期行为。“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背后,是这个行业尚缺乏长效机制。

在短期行为下,中国房地产距离“健康可持续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我们的下一代将不再需要去做房地产开发了。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2-9-19 点 击 数: 332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