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全国土地市场继续降温 国企独大局面难持续
8月,全国土地市场持续降温。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统计,1-8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8816亿元,同比下降55.3%。在这个数据的背后,是三个令人关注的现象:
1、土地市场的主角已经转换为央企和国企。
1-8月,拿地金额前三名是:保利发展1528亿元,华润置地1360亿元,招商蛇口1211亿元。
2、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2022年的土地供应规模同比显著下降,二线城市成为重点。
3、土地出让溢价率逐渐走低,底价成交的占比数量高居不下。
展望2022年末的土地市场,将有1个确定和3个不确定:
1个确定:央企和地方国企将继续在土地市场“托底”。民营房企和投资机构的参与度难以提升。
2022年末土地市场的三个不确定:
1、除了重点城市22城的集中供地外,其它城市土地供应是否会“放量”?尤其是在地方财政紧张的背景下。
2、地价是否平稳?土地溢价率如何?毕竟“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关键还在于“稳地价”。倘地价不稳,可能会造成的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3、十月重大会议后,土地市场能否迎来信心回归和需求反弹?这是房地产圈最为关注的焦点。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央企和地方国企“托底”土地市场的行为,并不具有持续性。
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资产负债率也处于高位。
截止2022年6月,保利发展扣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为66.45%;招商蛇口为62.38%.
经过2022年的买地扩张后,以保利发展为首的大型国企的资产负责率已逼近70%。
同时,房地产市场成交低迷,也影响到项目的资金周转,最终影响到土地市场。
2022年的全国土地市场,处于特殊阶段,并非常态,也难言“正常”。
年末土地市场的变数还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