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好人生后30年的规划
昨天(8月29日)写了篇短文《老了的美好》。其中提到,人生前30年的规划很重要,人生后30年的规划同样重要。网上很多朋友表达了共鸣。事实上,在2022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所有人都感觉到了未来的不确定和风险。 1、人生后30年的财富规划很重要。
在信用不断扩张的现代社会,存钱养老已经不是好的选择。房地产不断增值的神话已经终结,房地产已经不再是财富保值增值的保证。60岁以后固然会有养老金,但未来面对老龄化的庞大人口,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大家心知肚明。孔老夫子在2000多年前,已经看到了老年人的短板和窘境,提出老年人要戒一个“得”字。股神巴菲特说,他的财富大部分是在50岁以后赚的。巴菲特是个特殊的案例,也是老年人励志的典范。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过了50岁以上的人而言,想“得到”更多,有可能“失去”更多。
生后30年的规划,第一项,就要做好财富规划。
特别提醒:房地产税很快会来,税率不会低于20%,高的达到40—50%的遗产税也会来。大家都要提前安排。 2、人生后30年的社会关系规划。
人生最后30年,分为三段。
50岁到60岁,职业生涯的最后10年,要懂“进退”。
人老了,子女靠不住,独生子女更靠不住。“父母的家是孩子的家,孩子的家,不是父母的家”。懂得这个“舍离”,老了才会释然。 3、人生后30年的生活规划
中国历史上最浪漫的文人苏东坡,曾梦想他的后30年生活是:“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述怀》)。
如果真的“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相信很快人就会颓废。
无论年纪多少,都要有积极的心态,手头要有做的事情,更要有愉悦的心态。 4、人生后30年的健康规划
人生后30年的规划中,最重要的,还是健康规划。
不要说“将就”,因为后30年的健康情况需要自己负责。不要说“都懂”,包括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还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要防未病。不要说“不怕”。当在躺在床上动不了的一天到来,一切都太晚了。
人生够不够精彩,人生够不够完整,还要看人生后30年的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