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房地产市场的6个潜在风险
8月12日,人民银行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790亿元,同比少增4042亿元。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91亿元。6月冲量后,大家曾充满希望。但7月金融数据,就如一盆冷水,让大家都清醒了。7月房地产市场市场处于低迷时期,商品房销售不振,项目投资萎缩,是造成以上结果的重要原因。房地产市场传统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即将到来了。但目前,几乎已经没有什么人再提及“金九银十”了。
、地价波动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土地市场萎缩明显。根据机构的统计,2022年1-7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8024亿元,同比下降55.6%。年末,在各地城市推地意愿强烈,但市场承接力有限的背景下,土地价格可能出现松动。
从2021年的恒大、华夏幸福、泰禾到2022年的阳光城、融创、绿地、佳兆业、奥园等,出现流动性危机企业的名单在加长。民营房企,更是重灾区。3、楼盘停工烂尾、逾期交付形成的风险。
出险房企的项目,停工甚至烂尾,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保交楼”,“保民生”的压力越来越大。4、商品房“停贷”形成的风险。
在经济上升期,楼价趋势上涨,商品房“停贷”不是常见现象。但在经济下行阶段,不管是主动“停贷”,还是被动“停贷”,风险都在增加。5、工程质量风险。
2022年,发生资金流动性危机的房企,已经不是个别。在资金上捉襟见肘的房企,甚至开启了大规模裁员减薪的行动。在这样缺钱的背景下,建筑材料的品质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如何保证,无疑令人担忧。6、公众预期楼价下跌的风险。
绝大多数的人,都有风险厌恶心理。“买涨不买跌”,是大多数人的选择。2022年,倘公众形成的楼价将下跌的预期,市场复苏将遥遥无期。2022年,房地产的有关部门,要重视风险,防范风险,控制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