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土地成交,中山6大举措出台
5月17日,中山自然资源局和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发布《关于优化土地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措施》。
这份文件很具体。为了促进土地市场成交,直接拿出了6大举措:
1、实行出让预公告机制。
2、放宽竞买人资格要求原则上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均可申请参加竞投,并接受联合竞投。
3、下调竞买保证金比例。竞买保证金可按不低于出让起始价20%设置。
4、优化地价款支付方式。可约定分期缴纳地价款。(一年内)
5、加快项目用地开发建设。 2022年新供应的住宅用地,经市政府同意后,受让人已缴纳50%出让价款,且已足额缴纳总出让价款对应的契税和印花税的,由镇街政府或土地储备中心将土地交付给受让人使用,受让人可凭出让合同、缴款票据、完税凭证、土地交付确认书办理开发报建。
6、优化配套公建设施配建要求。新出让住宅用地,按照提供不少于总住宅建筑面积的2%,确定项目配套公建设施的相关要求。 中山这6项举措出台后,引发了房地产业界的高度关注。
一、看完这6条后,我的第一感觉是,中山为了卖地,有点焦急了。例如,土地竞买人资格一项,2021年才收紧,这一次又全面放开,彻底恢复到从前。
二、在土地出让规则上,地方能灵活的,确实不多。例如,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土地出让金分期”,事实上都要1个月内交50%,剩下部份也要在1年内交清。这是全国土地管理的死规定。怎样分期,都要符合这两条线。土地出让最核心的事项:出让底价和起拍价,地方政府也只能按“评估价”来执行。
三、决定土地市场冷热的,最终还是房产市场的表现,以及开发商对未来的预期。
2022年,进入关键的年中阶段,房地产市场稳不稳,关键要看地价稳不稳。
五、作为城市地方政府,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既不是土地营销,也不是类似“中山6条”这样的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