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房地产投资负增长,激活市场需放开手脚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4月全国房地产数据。正如业界预计的一样,4月房地产市场继续呈下滑趋势。令大家稍感意外的是,在春节后,各地“因城施策”举措不断,金融稳增长的暖风频吹,4月房地产市场的跌势却超出了大家的预期。 1、全国房地产投资再现“负增长”。
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9154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住宅投资29527亿元,下降2.1%。根据统计局数据,1-3月投资增长是0.7%。4月份额跌幅明显,投资由正转负,这是多年未遇的事情了。可能有人说,4月份各地由于疫情防控,影响了房地产的投资和市场成交数据,典型如上海。然而,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动态清零”,疫情防控仍将是我国坚持的方向。未来压力不会降低。稳经济,就要稳投资。稳投资,首先要稳房地产的投资。2021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额高达14.76万亿。倘若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很难有替代者。 2、商品房销售“量价齐跌”。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5.4%。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2%。
第一,住宅销售量跌幅比非住宅跌幅还要大。
第二,销售额下降幅度比销售量下降幅度大,说明价格已经不稳。
人们对房地产市场预期的改变,将深刻影响市场的未来。
3、下阶段,房地产市场急需激活,有关部门更需放开手脚。
直到5月中旬,各地出台激活楼市的举措,大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够彻底,不够思想解放,更缺乏政策靠前的意识。令城市政府尴尬的是,2021年很多城市还在千方百计出台各种举措,以控制过热的市场,防止楼价上涨。2022年,却几乎集体转为“防跌”。
——政策多变,规则不稳。这是对房地产市场最大的伤害。“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提出了很多年,到今天还没有得以构建。
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波动加大,红头文件不断出台,都将是常态。
2022年,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又是危中有机的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