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灾日,房地产业也没有乐观的理由
上证指数狂跌158点(5.13%),年内首次跌穿3000点,收于2928点。盘面上绿油油,近700只个股跌停。港股跌3.73%,再次回到20000点下方,收于19869点。
大家的话题,离不开经济与股市。席间,有人专门“安慰”我:“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大,股市不好,政府必然救市,楼市一定有起色。”
2022年,城市居民预期收入下降,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房企降价促销以及大众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改变,是制约楼市发展的三大因素。
在2022年,大家预期收入下降的背景下,再来一个股市暴跌,将进一步削弱家庭财富效应,影响房地产市场的购买力。
3月份,俄乌冲突爆发的初期,A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曾一度出现百点暴跌。有关部门及时出手,A股才转危为安。
4月末,临近五一假期,A股再度暴跌,在技术上已经转入熊市。有关部门还会出手吗?从经验上看,是必然要出手的,但是出手的方向,出手的力度,估计与3月份的那一次都会有很大的不同。2022年,买了股票和基金的人,大概率要接受亏损的结局了。
天津这次共挂牌30宗(29宗宅地+1宗商服)土地,但停牌15宗宅地。
土地总成交面积48.6万平方米,成交金额43.48亿元。
最终成交的6宗土地,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就是:“几乎都是地方国企托底,谁家孩子谁抱走。”
4月份,东莞等地的土地集中出让遇冷,大家还比较淡定。作为中心城市的天津,土地市场如此清淡,值得各方面重视和警觉。
各地近日披露的市场数据,指向了一个结论:光靠一、两个政策调整,市场很难得到扭转。福州、郑州和南宁的市场已经得出了初步结论。
房地产市场的转冷,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有系统性的应对。需要及时的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