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新发展模式,慎防“投资天坑”
3月21日,东航由昆明飞广州的一架客机在广西藤县失事。
消息传来,打破了广州的宁静。
世事难料。
特殊时期,很多事情变得不正常了,人也变得不正常了。
平平安安才是福。
回到房地产行业上来。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召开专题会议,提出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这段时间,房地产业内在热烈探讨新发展模式和转型的问题。
1、未来10年将是中国房地产行业规模收缩的阶段。这点,已经是业内的共识。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下降,快速城镇化进入尾声,房地产长效机制的构建……多个因素和指标,都让大家认识到,未来10年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不是增量市场。
2、人口红利结束,房地产行业规模收缩,盈利下降,这一切都迫使行业必须实现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
3、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政策鼓励,金融支持的事情,不一定是好的投资方向,甚至可能是“投资天坑”。
在过去20年里,房地产业的四大“投资天坑”令人记忆犹新:
——长租公寓。虽然有政策加持,有资本市场的疯狂参与,最后仍是无利可图的生意。
——特色小镇。2017年鼎盛的时候,全国出现了1000多个特色小镇。短短几年,倒闭关门的数量已经超过100个。
——大型城市综合体。曾经盛极一时,伴随着商业商务的衰退,很多项目已经成为鸡肋。
——养老地产。规模超2.5亿的老龄人口,数字显示潜力很大的市场,然而,早期的养老地产项目,最终的回报,还不如普通住宅项目。
4、转型一定有风险,新发展模式也意味着风险。房地产业内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2022年,可以不做项目,但千万不要去做亏损的项目。
2022年,可以不转型,可以不做新发展模式,但千万不要投资“天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