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房地产政策解读:业界担心的都没有出现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万众瞩目。
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这几个指标都在市场预期之内。
经济增长目标只定为5.5%,这是近20年来定得最低的一次。这也充分说明了市场下行压力较大。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 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更显重要。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表述,只有短短的120多个字: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上述内容,没有出现新的提法。
“房住不炒”,“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发展租赁性住房”,“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等等,都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住建部相关会议已经提及的内容。主基调没有改变。
2、房地产业界所担心的,都没有出现:
(1)没有关于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推进房地产税试点的内容。
(2)没有提及“不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
(3)没有提及“房地产泡沫化和金融化”,也没有指明房地产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点对象。
3、综合而言,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定调,积极因素更为明显。毕竟,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基础之一。
“两会”后,房地产市场有望全面止跌回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