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型房企的转型:现实与选择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2021进入最后一周。
中国房地产行业度过了无比煎熬的一年。展望来年,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行业规模收缩已经成为共识。
“缩表”、“转型”、“重生”成为最近的热点话题。
20年来,习惯了高速增长的中国房地产行业,在2021年遭遇紧急刹车。龙头房企流动性危机频发,债务逾期违约事件不断。整个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022年,企业将走向何方?
1、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开发经营模式。
官方已经明确:“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城乡建设方式不可持续。
回到现实中来,“高负债、高杠杆”已经不合时宜。在防范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的政策下,“高负债、高杠杆”意味着高风险。
没有了“高负债、高杠杆”,意味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增幅都将降低。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发展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弯道超车”、大跃进式的规模扩展,很难再发生了。
然而,“高周转”在2022年仍有存在的合理性。尽管“高周转”的弊病和危害,已经被管理部门所洞察,也被房地产业内反复检讨,但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开发的基础条件看,我们遗憾地看到:“高周转”仍是房地产项目开发赚钱的最佳捷径。
2022年,“高周转”不会被消灭。
2022年,房企要探索新的增长方式和盈利模式。
“高质量、精细化、效益型“的发展模式有待行业深化。
2、“新城建”将是2022年的新风口。
按照官方的表述,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巨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住建部将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实施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协同发展智慧城市与智能网联汽车;推进智慧社区建设;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城市智能化发展,将是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2022年以后,做传统的房地产,做传统的建筑空间,不如做“新城建”。
开发商未来可以加强两个推进:
第一,推进和城市政府在“新城建”的合作。
第二,在智能化发展上提升竞争力,赢得未来的竞争力。
3、新型城镇化下的乡村振兴,是中国房地产未来的主战场。
“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下的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在政策、金融、配套服务等等方面,未来的乡村振兴将不断有新篇章。
县城将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而受益。“十四五”期间,将是县域经济和县域房地产蓬勃发展的时期。新型城镇化下的乡村振兴,更值得期待。
龙头房企未来在城乡融合、都市观光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可以有所作为。
布局乡村振兴项目,短期内可能不会有很大的效益。但倘若不布局乡村振兴项目,就失去了未来的大市场
未来的中国房地产,只有两个大市场:大都市圈房地产市场和乡村振兴。
4、新业态、新空间的发展将成为房地产行业转型的重要载体。
经历了2021年房地产市场的大变局后,房地产行业内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只是阶段性的机会,大型房企要做到长期可持续经营与发展,必须逐步转型从事房地产经营业务。
然而,2022年,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经营行为?
——传统的商业、办公、酒店,无一例外都处于市场“供大于求”和日常“经营艰辛”的境况。绝大多数物业的年租金回报率在5%以内,甚至低于银行融资成本。
拥有重资产越多的企业,财务压力越大。
——长租公寓的困局。政策支持的事情,未必是投资的好机会。长租公寓从一致被看好,到公认的“天坑”,值得业界反思。
2022年,国家将推进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需求,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
长租物业是还做不做?开发商面临选择。
——2020年到2021年,疫情防控背景下的经营类资产,总体看是风险大于机会。2022年会有转机吗?
2022年,传统房地产的潜力已尽,房地产行业的增长点,在于新业态、新空间的发展。
值得房地产业界高度关注的6个领域:
——新消费空间。(包括电商直播)。
——元宇宙空间。(包括虚拟房产)。
——“科技+产业地产”空间。
——大健康产业空间。(包括养老产业)。
——大都市圈新型休闲空间。
——国潮文化产业空间。
5、关于未来大型房地产企业转型的几个判断:
(1)大型房企战略转型,要十分慎重。
尽管转型的探索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但成功转型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迄今还没有出现。
在房地产圈内,推行多元化和转型发展最积极的恒大,已经陷入困局。
转型一定要切合实际,并且量力而行。
转型不能只有进攻,转型必须有防守。
(2)国内的大型房企战略转型,只能走自己的路。
擅长学习的国内龙头房企,总能在世界上某个国家的某个发展阶段,找到一家对标的国外龙头房企。例如,最近业内热议“万科内部积极对标日本大和房建公司,坚决而快速的进行缩表,并积极寻求多元化转型。”
然而,我们要认识到:中国的房地产制度和政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是独一无二的。
齐白石先生的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值得大家去回味。
(3)转型很难,但只有转型才有未来的希望。
中国房地产未来一定会出现“万亿企业”。
我们同时相信:未来的“万亿房地产企业”,一定是转型成功,能为未来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