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土地出让:小高潮和带来的疑问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多年以来,“房地产=财富保值增值”,已经成为一种信仰。
尽管2021年房地产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市场预期发生了改变。大多数人仍相信,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还会安然无恙。
年末,资本市场对房地产市场的一举一动都非常敏感。
上市房企在“危”和“机”中,等待着新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12月21日,杭州的第三次土地集中出让,掀起了小高潮。
杭州今年第三批宅地35宗地块集中出让,全部顺利成交。
多达24宗地块溢价达到了10%,触及封顶价,12月22号转入线下摇号。摇号采用传统的乒乓球摇号方式,竞得者完全靠运气。
其余11宗地块中,2宗分别溢价3.97%和7.43%,另9宗底价成交。
1、土地市场预期发生了改变?
两个月前,杭州第二批集中出让土地,31宗出让宅地仅成交14宗,多个地块底价成交。
第三次土地集中出让,35宗宅地全部成交,总面积2643亩,总建筑面积416.1万方,出让金额达762.8亿元,平均溢价率6.99%。
政策暖风和金融暖风,对土地市场影响巨大。开发商态度也由消极转为积极。毕竟,如果连杭州这样级别城市的土地都不拿,开发商就没有什么作为了。
2、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政府在土地出让条件上做的“折让”,促成了这次杭州的小高潮。
有关部门在第三次集中供地时,降低了预期,针对性地提高了土地的吸引力。例如取消自持、下调起拍价、上涨楼盘限价等。
据统计,这35宗土地中,有14个板块新房限价上涨,平均涨幅4%,最高限价上涨2000元/平方米;5宗地块起始楼面价有所下调。重新上市的笕桥地块,除取消现房销售要求外,公租房比例从13%下调至8%,起拍楼面价由25169元/㎡下降至23129元/㎡。
杭州土地市场出现小阳春,是事实。但就此说明土地市场形势反转,还为时过早。
3、杭州土地出让引发的疑问。
伴随第三次土地出让的顺利完成,杭州本年度的土地出让也创下了新高。预计全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将超过3100亿元。
一座城市卖地收入超310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说明了很多。
同时,杭州第三次土地集中出让的操作和结果,也留着未解的疑问。
——多达24宗地块采取摇号方式。数量和规模如此之大,是否公平公正?
——土地出让底价,谁来监管?如果因为想搞活土地市场,降低了出让底价,那么人为控制的10%溢价率就存在争议。35宗土地总溢价率不到7%,值得总结和后评价。
——土地摇号确定竞得者后的监管,目前还存在漏洞。
土地达到设定的封顶价后,不再报价,肯定低于地块应该卖出的价格。如果采取以往“价高者得”的规则,政府的卖地收入也将提高。
地价“折让”的价差,是给了摇号的幸运者。这类土地的获得者,完全可以通过股权转让或合作方式来套利。
地方政府除了加强监管,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清晰:摇号卖地的目的是什么?
有些事情,一言难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