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企业的进退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10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对美团开出了罚单。
针对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美团停止违法行为,全额退还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其2020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147.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
这是继上海食派士、扬子江药业、公牛集团之后,半年内第四例“3%”的处罚。而众所周知,此前阿里巴巴的罚款是销售收入的4%,共计182.28亿元。这次对美团的处罚,低于市场预期的10亿美元,或者4%。
1、 无论是3%,还是4%,这次对美团开出的巨额罚单,是《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的又一次重大举措。彰显了国家持续强化平台经济反垄断监管、规范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秩序的态度和决心。
2、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技术的不断创新进步、商业模式迅速迭代,我国平台经济快速发展。
阿里、美团等平台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平台垄断、竞争失序问题等问题不断出现,直接影响了未来的技术进步和商业模式创新。
只有打破垄断,新兴的平台和新兴力量才有希望成长。
未来的平台很难再像以前一样,通过大量烧钱,“培养用户习惯”,然后掌握了客户资源,形成垄断地位。
规则,总是在完善中。以往能做的事情,以往打擦边球的事情,以后不能做了。
3、 回到房地产行业来。
房地产开发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市场份额很大的企业。碧桂园、万科、恒大、融创、保利等。
房地产中介行业,也出现了贝壳这样的巨无霸。
多年来,管理部门对头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基本上持默许的态度。
2021年,伴随着恒大流动性危机的爆发,业内业外才骤然发觉:依赖高负债、高杠杆发展起来的巨型房地产企业,其实是一颗定时炸弹。存在着高风险。
房地产企业的核心问题是:大而不强,依靠高财务杠杆撑起来的规模,其实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高质量发展,才是房地产行业的正道,也是房地产企业的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