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千年一遇、海绵城市与自救
赵卓文 (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7月20日,郑州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当天16时到17时,仅一小时降雨量就达到201.9mm。7月17日至7月20日,三天时间降雨量达617.1mm,差不多相当于以往一年的降雨量。
突发的超常规的暴雨,让郑州成为一片汪洋。地铁五号线发生了水淹,造成12死5伤的惨重事件。
1、建筑和房地产界经常用的名词“百年一遇”,在2021年的郑州失灵了。地铁防洪的标准,一定是“百年一遇”,没想到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郑州这一场灾难,值得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去深刻反思。
2、特大型中心城市其实很脆弱。高度密集的人口,高强度开发的建筑,倘发生意外事件,后果很难想象。多年来,各地城市纷纷提出“海绵城市”等发展理念,也有不少投资和具体工程。
然而,“海绵城市”项目的真正验收不是有关部门组织的评审,而是类似郑州这一次的突发事件。
3、郑州发生的灾难,再次提醒我们:城市的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以往热衷于做超高层建筑,热衷于做地下空间的人们,是时候冷静一下了。
4、城市里的普通居民,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救的意识,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
遇到突发水灾、火灾,没有经验,没有知识,没有意识的人群,容易发生慌乱。
针对公众的灾难应对教育,不可省略。
最后说一点,无论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年青人都要学会游泳。这是地球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