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是好消息,但不是房地产业的大利好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末,房地产业内迎来好消息。
传闻多时的“降准”在周五落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此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1、这次“降准”的目的: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此次降准约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2、 上一次“降准”,还是是2020年4月。那时大家还期待接着有“降息”。没想到,水龙头就此收紧了一年多。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没想到,过了两天,“降准”就如约而至。
“降准”的背后,是宏观经济增长的数据未达预期,中小微企业的现状仍然“缺钱”。疫情得到控制后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对于这一点,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3、房地产业很难从这次“降准“中直接受益。2021年是中国房地产信贷的“收紧年”。银行金融机构今年开始实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两条红线,令到中心城市的房贷额度都趋于紧张。
全国行动的严查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业,更令大家对未来的资金预期发生了改变。
“降准”后,这一系列措施会不会松动?
暂时没有机会。为防止房地产泡沫化和金融化,政策将具有持续性。
4、“降准”后释放的1万亿流动性,将令市场上的资金紧张局面有所缓和。
贷款利率有望获得阶段性的稳定,这都是房地产业的好消息。
2021年的“降准”,对房地产业内人士而言,算不上重大“利好”。
但降准至少给“缺钱”的房地产业带来了希望。
2021年的中国房地产,总是不缺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