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地产市场火爆,未来如何发展?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3月份以来,香港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每月住宅成交宗数均超过7000宗。预计202上半年成交总宗数将接近4万宗,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
新世界开发的“柏傲庄三期”,近日创下了一个新纪录。总共173套房源,申请意向书达到3.05万份,认购倍数高达176倍。香港版的“万人摇”,来得比内地的大城市,还要猛烈。
1、香港楼市的高涨,与全球通胀预期密切相关。美国近两年的货币宽松和经济刺激计划,令美国物价不断走高,通胀维持高位。估计美国全年CPI将超过3.6%。
货币宽松和通胀预期,必然令不动产价格上扬。美国如此,香港也如此。
2、这一轮的楼市高涨期,属于货币驱动的阶段性上涨。持续性如何,值得观察。
总体来看,倘2022到2023年疫情得到控制,美国有可能转入加息周期。楼市行情也将告一段落。
在这一轮行情中,是减持物业的好机会。
香港知名歌星张学友,就以4.3亿港币卖掉了一套物业。多年前,这套物业购入价仅4600万。
张学友炒楼,也是歌神级别的。
3、国内中心城市的居住类物业,仍有上升压力。
过去的一周,有两件事情值得留意。
第一,广州的房贷利率继续提升。工商银行发布通知,自6月25日起,工商银行广州地区房贷利率调整为首套LPR+90BP至5.55%,二套为LPR+110BP至5.75%。
工行带头后,各家银行都提高了房贷利率。有的二套房贷利率已经见“6”,创近年来的新高。
第二,上海上周集中供地,地价的溢价率控制在10%以内。表明了城市通过房地联动机制,控制房价上涨的决心。
4、房地产开发商在公开土地市场,并不好操作。
通胀时期,买地建房,本来是个好生意。
但城市管理部门卡住了房价,拉升了房贷利率。
有可能出现楼建好后,市场销售转冷了。
就算一切风调雨顺,在公开市场拿地,利润率并不高,差不多就是赚个工程来做一做。
2021本应是房地产的大年,但因为调控,多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