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华夏幸福的沉沦
 

华夏幸福的沉沦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2021年,华夏幸福难言“幸福”。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一系列问题爆发。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

2月1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债务违约公告,正式承认“暴雷”,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债务逾期涉及本息金额共52.55亿元。目前公司可动用货币资金余额仅8亿元,无法偿付金融机构负债。

同一日,华夏幸福召开了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超过200家华夏幸福债权人参加。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成立。

在会上,华夏幸福董事长王文学向债权人致歉,表示愧疚,并表态称华夏幸福坚决不逃废债。

几年前还风光无限的华夏幸福,在2021年陷入困局,令人唏嘘。

1、华夏幸福的沉沦,意味着产业新城的发展模式,到头了。

过去几年,以商业综合体开发为龙头的万达模式走向末路,以城市地标建设带动地产开发的绿地陷入了衰退,以高端物业开发为主体的绿城被迫改换股东。现在轮到了产业地产的标志性开发企业华夏幸福陷入了困局。

2021年,规模最大的三家开发商:恒大是“民生地产”,碧桂园是“平民地产”,万科是“白领地产”……

一切都不是偶然。

 

2、开发商已经成为资本的工具。

华夏幸福以鲜活的案例,再次说明:开发商已经沦为资本的工具。

华夏幸福在2018年和2019年两次引入平安。

2018年7月,向平安资管转让19.7%的公司总股本,转让价款137.7亿元。

2019年1月,向平安资管转让股份1.7亿股,转让价款 42.03亿元。中国平安持股比例增至25%。

最让行业关注的,是平安与华夏幸福的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华夏幸福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净利润增⻓率应分别 不低于30%、65%、105%。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15亿元、144.88亿元、 180亿元。若达不到,华夏幸福将对平安进行现金补偿。

三年过去了。华夏幸福没能完成指标。董事长道歉没有用,欠的钱是要还的。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开发商引入资本,最终是要付出代价。

 

3、靠大树,可保命。

根据媒体报道,2月1日的华夏幸福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会议,由平安和工商银行牵头,河北省委常委、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银保监会、廊坊市长、河北银监证监、及230多家金融机构代表参加。

会上,廊坊市市长杨燕伟肯定华夏幸福近三年累计纳税403亿元,为区域推动产业升级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在疫情影响下面临严峻流动性风险,廊坊市将切实履行属地责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紧急调拨财政资金,加快一部分政府应付款的偿付,并且全力帮助企业尽快销售回款、解付保证金的措施;指导协调金融机构展期。

工行、平安资管等主要债权人当场表态,拥护配合政府、共同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不抽贷、不断贷,努力实现共赢。

华夏幸福虽处于困境,但比泰禾好太多了。

地方政府(廊坊)要保,大股东(平安)要保,大债主(工商银行)要保。2021年,华夏幸福绝对不会倒下。

 

4、2021年,华夏幸福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陷入资金困局的大房企,

市场波动,房贷收紧,严禁各类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业。2021年,龙头房企难免要过紧日子。

倘盲目扩张扩规模,企业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华夏幸福已经向整个行业发出了警告。

 

5、企业领导人谋小利的公司,不会有前途。

华夏幸福事件中,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华夏幸福陷入资金链困局的2019年,董事长王学文通过股票套现了131亿,成为当年的套现王。

企业领导人谋小利的企业,不会有前途。

当看到农夫山泉的股东们,在上市前突击分红,股民们应该心里明白:这个首富,一定是暂时的首富,难长久。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21-2-2 点 击 数: 599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