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逆袭“姜子牙”,时机,还是时机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国庆假期,国人除了去旅游,就是到电影院看电影了。
这个国庆档,关注度最高的两部电影是:《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
其他电影,唯有避让。
由于有争议,《中国女排》改名为《夺冠》。由于种种原因,电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上映时间。为了避开《姜子牙》,《夺冠》匆忙提前在9月25日上映,并没有带来很大的效应。
其实,如果投资人敢赌,可以再把片子继续延后一年,等东京奥运会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夺冠后,再上映。肯定大热。
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时机。2021年东京奥运能否如期举行,是个问号。中国女排能否顺利夺冠,也是个问号。没有那个投资人敢这样来赌未来。
《夺冠》上映10天,票房4.62亿。算是合格成绩。
其他电影的情况就不理想了。《木兰:横空出世》为了避开《姜子牙》,延后到10月3日开映。上映两天,票房只有可怜的742万。被迫宣布10月6日提前撤档。
电影行业的竞争,其实很残酷。
回头看两强的竞争。
由于《哪吒》的延续效应,《姜子牙》10月1日首日票房达3.62亿元,打破了《哪吒》的首日票房纪录。同时,《我和我的家乡》推广声势明显弱于《姜子牙》,首日票房为2.74亿元。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天后,《我和我的家乡》凭借口碑反超《姜子牙》。观众评分、上座率和人气,《我和我的家乡》都占据了第一的位置。猫眼专业版预计其票房将达到31.02亿元。
《姜子牙》票房预期则出现下滑。猫眼专业版显示,10月1日,其对《姜子牙》给出的票房预期为17.16亿元,10月4日则降至16.57亿元。看样子,超《哪吒》的50亿票房,已经无望了。
《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乡》的竞争结果,很好地说明了两个问题:
1、任何产品,内容还是最核心的要素。再好的营销,再好的网络资源,都无法扭转内容上的劣势。
2、时机是关键性的因素。在祥和平安的2019年暑假,过亿观众到电影院看《哪吒》,创下了50亿票房的奇迹。
在2020年这样一个艰辛的年份,充满虚幻色彩的《姜子牙》,不敌情感色彩浓烈的《我和我的家乡》,也在情理之中。
投资能否赚钱,有时还要看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