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与坐吃山空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一
8月14日的欧冠四分之一决赛,拥有梅西的老牌霸主巴塞罗那队,被拜仁慕尼黑8:2击败。这个赛季四大皆空。
巴塞罗那队在过去10年获得了无数的冠军。然而,人员老化,不思进取,管理混乱。球队到了坐吃山空的时候,失败只是早晚的事情。
欧冠失败,不是世界末日,而是审判。
只有彻底失败了,才会重头再来。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这样。
二
Soho中国近日发布公告称,终止与黑石集团有关Soho中国的私有化谈判。潘石屹套现280亿的计划宣布搁置。
公开资料显示:3月份,黑石计划以6港元/股,斥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私有化SOHO中国,并接管SOHO中国的债务。
到了8月14日,资本市场上的SOHO中国为2.82港元/股。
双方谈不拢,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Soho中国,这家创立25年、上市13年,并号称拥有“京沪”最优质写字楼物业资产的房企,在2020年似乎越来越缺乏吸引力了。
2020年第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为15.5%,上海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为20%。写字楼的租金下降,物业估值难免下调。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8年前的2012年,Soho中国高调宣布实施转型,从“开发——销售”转为“开发——自持”。意在成为北京、上海地区最大的甲级写字楼经营者。
转型的结果,是Soho中国的开发停滞,持有的物业也陆续变卖。
2014年以来,SOHO中国就已经开始出售在中国的资产。有关媒体此前根据公开资料统计,SOHO中国在5年间累计出售资产套现约293.41亿元(人民币)。
Soho中国或许有外人不知道的苦衷。然而,Soho中国的案例充分说明了:持有中国最核心城市最核心地段的优质写字楼物业,依然会坐吃山空。
三
过去10年,大型房地产企业转型,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转型分主动转型和被动转型两种。
遗憾的是:无论是主动转型还是被动转型,转型的企业大多并没有取得成功。
万达是一个例子,Soho中国是一个例子。
房地产业内转型,尚且如此。例如恒大这样的,动作很大的房地产业外转型,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或许,10年后,做大产业链,长期经营,是必然的选择。然而,任何事情,做早了,都得不到期望的结果。
2020,企业决策者最难判断的是:未来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