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从未读懂90后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非常时期,上海张文宏医生成为了网红。这位1969年出生的专家,具有60年代知识分子的共性:执着、较真与务实。
张文宏与海外留学生的网络对话,是一场典型的60后与90后的对话。
由于岁月的积累,由于专业的沉淀,由于地位的提升,60后总是愿意把自己放在“话事人”的位置。
张文宏外号“张爸”,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外表彬彬有礼的张文宏,遇到90后,也颇有点费力。90后,是真正意见上的网络一代。他们同龄时期接收的信息,远远超过80后,更遑论70后、60后。
90后出生到成长的时期,正是中国经济快速腾飞的时代。90后一出生,已经习惯了家里有小汽车,城市里有地铁。外出旅游,坐高铁、坐飞机,成为了非常普通的事情。90后从来没有“物质匮乏”的感受。
60后以自身的经历,对90年施以的种种“物质刺激”往往毫无作用。
60后的父母,或者60后的企业管理者,遇到这种情况,难免充满挫败感。
60年代出生的人,在物质短缺的年代成长,从小被“励志”教育熏陶,大多思想主流,责任心强。面对90后“无心无肺”“油盐不进”“缺乏欲望”,显得束手无策。
60后与90后谈什么呢?
谈理想,谈事业,谈家国情怀,90后不想谈。
谈王者荣耀,谈抖音,谈偶像星座,60后听不懂。
60后与90后,中间不止一个代沟,而是三个代沟。
当60后遇上90后,相顾无言,是最好的一个结局。
2020年,蓦然回首间,90后已经老了,00后正无声走来。60后从未读懂90后,更难以读懂00后。
未来的世界,不是60后、70后、80后,而是90后、00后的。
读不懂90后,当然就无法为90后打造好的产品。
当90后发出“90后不买房”“90后不结婚”的声音时,60后曾难以理解,难以相信。
过去10年,60后建造了无数的房子,不是卖尊贵,就是卖实惠。为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专门设计的,却是少之又少。
疫情过后,财务自由的60后大叔们动辄就谈“郊区低密度住宅”。囊中羞涩的90后们,却只能蜗居在城市的中央。
90后的世界,60后永远不会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