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后面的价值观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996最近成为热门话题。
996是指早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并且一周工作6天。
996意味着一周工作60小时。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工作狂”方式。
996大多发生在发展迅速的的行业。
龙头互联网企业的员工纷纷“揭发”自己正在996式上班。
龙头房地产企业的老总们吐槽:我们是终年无休,连996的机会都没有。
马云在阿里的内部交流中提到,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马云说,“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成功,都希望美好生活,都希望被尊重,我请问大家,你不付出超越别人的努力和时间,你怎么能够实现你想要的成功?”
因为是马云,这些观点马上传遍了整个网络。
马云马上意识到了有些不妥。
很快又重新表态: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阿里巴巴从来也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1、中国是“加班大国”,996不算很特别,7*12的工作狂也不罕见。日本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年代,也很拼,7*24成为上班族普遍接受的理念。
2、“兴旺发达”的行业,才有996的机会。
房地产行业全年无休,是因为这个行业确实处在高峰发展期,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
996不可能长期存在,也不可能在某一个行业长期存在。996只是阶段性的工作制度,很难成为常态。
3、70后和80后,或许还能接受996。随着年代的推移,对996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低。如果对90后和00后宣布996,几乎就等于赶他们辞职了。
老板们认为幸福感十足的996,在00后看来,可能却是一种野蛮的、不合理的工作制度。
90后和00后,连“三心”(责任心、爱心和进取心)都缺乏,又怎能接受996?
面对996,不同的人体现出不同的价值观。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出现一边倒的意见,说明社会有了更多的包容,有了更开放的价值标准。
至少在我看来,996在未来的中国,不会再有多少人能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