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将持续,住宅分为两个市场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涉及产权保护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
这份文件,被一些人过度解读了。
这份文件,和当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没有什么直接关联。所谓的关联性,也只是一些人的主观猜想。
再看看官方的正式表态。
进入5月,住建部就房地产市场调控问题相继约谈了西安、海口、三亚、长春、哈尔滨、昆明、大连、贵阳、徐州、佛山、成都、太原等12个城市。约谈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落实地方调控主体责任,因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这个表态很重要。基本上为2018年的房地产政策定了调。
1、2018年房地产调控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签等调控政策将持续。
类似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限购”将是一项被长期执行的政策。
2、“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意味着重点城市2018年楼价(成交均价)不能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地方政府将从土地出让、金融杠杆收紧,到行政管理手段出台,全力以赴控制房价。
2018年,“楼王”不会再出现,“地王”也不会再出现。“价格维稳”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3、由于调控政策的影响,北上广深和一些热点城市,“缩量”将是市场的主基调。2018年,楼市成交量无法放大,尽管需求依然旺盛。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要放弃幻想,主动应对。
关键要安排好资金,避免“断粮”。
2018年,大城市的住宅市场,很清晰地分为了两个市场:商品住房买卖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
2018年政府将公开出让的土地中,含有全自持的租赁住房的供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的大门已经打开。未来租赁住房的供应渠道将多样化,形成“多主体供给”的局面。
各类资本,各类企业现在纷纷在寻找租赁住房的发展空间。
做租赁住房不难,难点在于如何做到能盈利,如何能持续经营。
2018年,面对一个由于政策驱动而热闹无比的租赁市场,面对一个既传统又新兴的租赁市场,大家都没有想太多,先抢房源再说。
或许,这就是中国房地产的赚钱逻辑。
土地是财富之母。房源也是财富之母吗?
历史经验表明,控制资源,总没有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