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和“没文化”的房地产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莫言获得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
由于过去诺贝尔和平奖事件的缘故,官方对这次得奖反应并不热烈。
官方的反应,改变不了一个事实:这应该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比奥运会上得到100枚金牌的意义重大得多。
中国在诺贝尔文学奖上零的突破,再次证明了中国力量。
只要强大了,外国人的各种奖项,包括诺贝尔文学奖,都会送过来。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但如果因为这次莫言获得2012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就认为中国文化已经全面复兴,那就大错特错了。
出生于1955年的莫言,主要作品产生于80年代到现在。几乎是在一片文化的废墟上,重新产生的一批作家和作品。仅仅过了改革开放30多年,就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能不说是“提速”。
相信到现在为止,超过90%的中国人都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
文学在这个追逐利益的社会里,已经渐渐失去了“大众”的基础。在一个热衷于“非诚勿扰”和“中国好声音”的国度里,诗人、哲学家和小说家的空间越来越小。“纯文学”的声音正在走样。
国内的文坛,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国内并没有什么奖项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所以我们还是对诺贝尔文学奖有点“在乎”。用汉语写作的作家,最终要通过“国际奖”来获得认同。
搞文学的人,要靠洋人的奖项来提升自己。
搞房地产的开发商,要靠欧美建筑来提升物业档次。
100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不能不说是郁闷的事情。
虽然莫言取得了突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短期内要繁荣,前景并不乐观。
缺乏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国建筑和中国房地产,迄今还是“没文化”的行业
中国的房地产开发量,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
与缺乏“技术含量”相比,中国房地产最缺的是“文化含量”。
技术问题好解决,文化含量在短期内难以提升。
因为“没文化”,欧风美雨在国内泛滥成灾,中式建筑日渐式微。
因为“没文化”,大裤衩、秋裤、鸟蛋、鸟巢等建筑在中国横行。
因为“没文化”,我们拆除了很多历史性的建筑(如古城墙),现在却在重建“假古董”。。。。。
文化影响建筑,建筑也深刻地影响着居住的人群。从这方面看,“没文化”的房地产,其影响不容低估。
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中国房地产也面临着一次文化上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