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频出,政府下半年可能亮三招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6月楼市回暖,管理层已经充分注意到市场的异动,最近已经连续发出了“提醒”信号。
开发商偏偏“唔识做”(不会来事)。
7月10日,颇受业界关注的北京万柳地块拍出了天价。中赫集团以26.3亿元的最高上限价格、配建16400平方米回购房的条件获得地块。这一价格折合楼面价约4.42万元/平方米,刷新了北京单价地王的纪录。
7月11日,郑州诞生了新地王。2012]9号项目最终由国企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以总价5.29亿元成功摘牌。折合楼板价约8300元/平方米,土地出让面积为37671.39平米,规划建筑面积为64041.36平米。
上个月18日,广州珠江新城D4-B2地块创出楼面地价32968元/平方米,大家都觉得是个“意外”。现在各地陆续出现地王,就不能再说是“意外”了。
开发商上半年买地热情不高,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1、缺钱。在建工程多,存货量大,流动资金不足。
2、悲观。对经济面和楼市前景不看好。
3、缺对象。地方政府上半年推行勾地,没有什么人回应,干脆减少了出让的数量。
现在看,这三方面影响,都在消除。
楼市回暖,开发商憋了一年多,手头资金略显宽松了。
基于保增长,激活内需的要求,房地产业未来2年市场前景相对乐观。
激活土地市场,是地方政府的愿望,也是现实需要。最近各地出现的地王,一半功劳要归于各地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因为怕流拍,怕市场冷清,特别安排了一些优质地块上市。
优质地块遇到不理性的开发商,难免接二连三创出天价。
在楼市回暖,强劲反弹,房地产调控政策进退两难的敏感时期,这几个“地王”,来得很不是时候。开发商明显缺乏政治意识。(保利公司是个例外,在拍卖前宣布退出了北京万柳的地块拍卖)。
迫于压力,管理层别无选择,下半年很可能会继续贯彻高压政策,来防止房价过度反弹。其核心,当然是“抑制投资需求”。
1、限购、限贷政策等,没有机会松动。
2、政府很可能再亮三招:推出酝酿已久的房产税扩大试点;对重点地区实行“限价”;再次启动地方楼价控制目标考核。
楼价再涨,谁的日子都不好过。
现在的难题是:楼价偏偏还要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