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房地产产品结构问题突出
赵卓文 (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房产税试点即将铺开,广州、深圳等城市进入名单,是早晚的事情。
房地产持有成本增加,必然导致投资性需求的进一步下降。
广东房地产面临新课题。
当前广东房地产产品存在突出的结构问题。
1.商品住宅比重偏高。
2011年,广东房地产投资4899亿元,其中住宅3495亿元,占71.3%,办公楼占4.4%,商业占9.3%。2011年销售面积820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7003万平方米,占85.4%。
在全省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的背景下,城市商品住宅的需求量呈下行趋势。
即使没有“限购”,城市的住房需求也将逐年“缩量”。
2.商业、写字楼开发缺“计划”、缺“经营”。
当前房地产的泡沫集中在住宅产品。未来几年,房地产泡沫将集中在商业和写字楼。中山、江门、佛山等城市,商业项目开发已经明显过量,潜伏着巨大风险。
3.土地资源透支,土地供应缺“计划”,房地产开发难以保持稳定性和持续性。
无论是地方政府、开发商和投资者,都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
4.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城市住宅在“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之间摇摆。
一放就涨(价格),一控就死(没有成交量),地方楼市未来几年的波动将加大。
5.同质化严重,产品竞争力下降。标准化产品多,个性化产品少。国际化建筑多,地方传统特色建筑少。
6.广东房地产业的科技含量、创新能力和住宅产业化程度水平偏低,均有待提升。
广东楼市现存的主要问题,不是价格问题,而是科技含量和产品竞争力问题。没有研发的投入,就没有产品的创新,更难言产品的竞争力。
广东楼市在未来要保持“生猛”,需要拿出更多的好东西、新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