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让利促销,楼价仍存下行空间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传统意义上的楼市“金九银十”,2011年以“惨淡”二字收场。
目前业内讨论最多的是楼价松动的可能以及年底销售量能否回暖。
龙湖、中海、绿地、星河湾等几大发展商在上海闹“降价促销”,让楼市原本坚实的“保价”基础受到了动摇。
展望第四季度楼市前景,形势十分严峻。
当前媒体的焦点在于上海的“促销”。然而,最近发生的另外几个事件也值得业内人士关注:
1、广州“品质地产”的旗帜星河湾9月-10月在鄂尔多斯折戟沉沙。星河湾启动了前所未有的营销力量,力图打一个“歼灭战”。结果是演变成了“持久战”,业绩强差人意。
不是星河湾的品牌和产品策略的问题,也不是营销的问题。关键还是一个“时机”的问题。
经典的房地产教科书再三教诲:“时机”是决定项目成败的最关键要素。多年以来,这一句话已经被人们所忽视。不少人偏执地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一定有市场。而事实上,市场是残酷而现实的。任何人想用以往成功的经验来赢取未来,都存在极大的危险。
星河湾鄂尔多斯一役的结果,让房地产业界对市场的未来有了更深的认识:市场形势远比我们想象的严峻。
2、广东地区多条高铁停工。铁道部负债近2万亿元,流动资金不足,连非保不可的“在建工程”都保不住。看来,2012年的资金形势不容乐观。
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求的资金充足率为20%,发展商普遍是1块钱的本钱,做5块钱的生意。在资金成本明显上涨的2012-2013年,发展商“进退两难”。
3、2011年1-9月,全国各城市卖地收入减幅明显。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好,地方财政也提襟见肘。2012年,将是房地产的“吃紧年”,也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收入。从“吃饭需要”出发,房地产调控政策局部性松绑的可能性很大。
然而,2011年1-9月,全国房地产投资额、新开工面积都有两位数的增长。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还在高位徘徊,都让管理层难以下“松动政策”决心。
基于以上的分析,房地产开发商在年底的促销意愿十分强烈。
未来第四季度,极可能发生以下情况:
1、发展商仍有降价空间。房地产发展商目前在售的项目,基本上是二、三年前,甚至更多年前所获土地资源发展起来的。过去5年,广东经营性地价平均有3-4倍的上升。发展商目前在售项目普遍利润率都在30-50%以上。楼价下调10-30%,基本上还未触及项目成本。
当前楼市促销活动,基本上属于发展商的“让利促销”,还未到“割肉销售”。发展商仍有一定的降价空间。
2、楼价节节下调,销售量将节节下降,很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地方政府、开发商、媒体都盼望的“价跌量升”的皆大欢喜局面短期难以形成。
城市居民的购房意愿在2011年的年末,已经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发展商急着卖,“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却 未必急着买。
比降价更重要的是,恢复老百姓的购房信心。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本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但惮于“楼价控制目标”和“讲政治”的需要,地方政府只能保持沉默。发展商只有默默地去承受这一切。
3、第四季度,楼市成交均价有可能创出年内“新低”。
第四季度,开发商要支付工程款、地价款、各种到期的贷款、债务、还要发放员工薪酬奖金,压力前所未有。有卖楼的压力和冲动。
从成交结构来看,第四季度也具备了创新低的条件。以广州为例,目前超过70%的供应量在远郊四区两市。买家主力也转变为“有购房资格”的自住型刚性买家。开发商为迎合买家需要,将会大量倾销“物美价廉”产品,甚至会降低装修标准,主推廉价产品等。
严格来说,第四季度,将是中低价格产品的促销期。
倘若成交均价创出年内“新低”,也不是世界末日。
熬过了冬天,就会有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