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视界
    政策解读
    地产文化
    市场观察
    游记杂文
    媒体约稿
    经营理念
 
 当前位置:首 页  信息内容
 
  “天价”停车位折射政策缺陷
 

“天价”停车位折射政策缺陷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广州有车一族有两难:停车难和行路难。上下班高峰期,广州中心城区干道车速普遍在15公里/小时以内。广州开车人士早就养成了开慢车的好脾气和好习惯。最新颁布的《广州市关于改善中心城区交通状况的工作措施》提出目标:力争中心城区干道车速保持不低于25公里/小时。这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一方面,广州机动车保有量以一年约30万辆的速度在递增。截至2011年5月,广州市小客车拥有量已达143.8万辆,机动车拥有量达222.3万车辆。政府管理部门并没有对汽车实施“限购”、“限上牌”等意向。坚持不搞“计划生育”,汽车保有量将难以避免年年创新高,最终“车满为患”。

另一方面,政府管理部门对停车位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例如,多年来,住宅物业地下停车场月租金最高只能收400元。对停车费实行政府“限价”,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车位收费“限价”的政策影响下,房地产发展商和投资商严重缺乏开发建设车位的热情,往往只是满足规划设计条件就敷衍了事。

更严重的是:多年来广州房地产项目开发的规划管理滞后,对停车位的配比要求一直滞后于现实发展。

多年累积的后果是:广州停车位严重匮乏。2010年,广州停车泊数为63.4万个,停车位与汽车比为1:2.5。在中心区很多地方,这个比例为1:5至1:6。停车难已经成为困扰广州人民、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头号问题。

广州每年新建约10万套住宅,倘车位配比增加0.5,广州每年就可增加5万个车位。

广州方言有“针无两头利”的说法,值得政府管理部门思考。一方向对汽车增长持“鼓励态度”,一方面对停车位收费实施“限价”。10多年扭曲了市场运行机制。形成车位供求关系的极度失衡。

2011年,广州爆出了“72万元一个停车位”的新闻。我认为,这不是个反常现象。倘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广州出现“百万元停车位”只是时间问题。

广州政府最新举措中,明确从2012年推进停车收费标准差别化政策。我认为这是迈出了积极的一步。放开停车位价格管制,刺激社会力量多建车位,用价格杠杆让居民少买私家车,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

政策滞后,痛失时机。及时扭转,仍有可为。

 
发 布 者:  admin 添 加 时 间:  2011-8-3 点 击 数: 1584
 
  cpmc2001@126.com
 
粤ICP备120904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