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地王”,胜似“地王”
赵卓文(广州市同创卓越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总经理)
8月18日广州土地拍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拍卖结束后,我在广东电视台采访节目中说了两句话:1、没有出现“地王”是好事,2、拍卖结果是理性的。
南华西地块,原本被众多人士认为会出现新“地王”。结果却仅拍卖了2分钟,7个回合,就以4651元/平方米成交了。
事实上,这个4651元/平方米,却是个成色十足的“地王价”。因为这个地块属于危房改造项目,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但除去保留、回迁和回购房面积,可售面积仅有2.5万平方米。地块还有限制高度、保证回迁面积户型等诸多限制。全部成本(包括回迁建筑成本、土地交易契税)折算下来实际楼面地价达到8500-9000元/平方米。这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高价地”。
发展商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倘楼价不能卖到13000元/平方米,肯定属于亏本买卖。
这种危房改造地块,用地小,限制条件多,需要投资商前期做很多工作,功课做足了,才能拿出来公开出让。“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这次南华西地块,成交价比底价溢价154%,让原来策划操作这个项目、志在必得的君华实业公司割了一次肉。
话又说回来,拍卖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发展商还有一定的操作空间。
广州商品房开发已逾30年,中心区可开发土地资源日渐稀缺。随便“见缝插针”的一块地拿出来,都会引来很多竞争者。这似乎已经是铁律。
广州这一次土地拍卖,一点也不能用“冷”来形容。因为南华西这一地块很“特殊”,“特殊”的同时,还卖出了高价。不是“地王”,胜似“地王”。
对下半年及2010年楼市走势,发展商们普遍持乐观态度,从拍卖竞争激烈程度就可看到。
下半年,会不会继续出现“地王”?关键要看发展商的资金情况。
上半年全国“地王”频现,是由于发展商“钱多地少”引起的。
钱多,是由于2009年上半年发展商遇到了三喜:
1、房地产销售形势好转,广东1-7月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2、资本市场好转,上市发展商融资能力转好。
3、上半年国家为了刺激经济,新增贷款达7.36万亿元,其中很大部分转入房地产业。发展商由2008年的“资金短缺”,180度转为2009年的“流动性过剩”。
地少,是因为2008年大发展商普遍看空楼市,“三年不拿地”的言论随时可见。转入2009年,楼市回暖,不少公司顿感土地资源不足。
“钱多地少”的情况,在下半年将会有很大改变。
股市回调,震荡加剧;房地产市场“高处不胜寒”,发展商销售回笼资金速度将减缓;银行新增信贷将剧减……
一切情况都表明:下半年出现“地王”的概率将越来越少。
房地产市场将在谨慎观望中,稳中有升地走过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