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上,住建部部长倪虹发表署名文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关于未来如何加快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文章强调:
1、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两个转向”的重大判断,即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定位,部署了“一个优化、六个建设”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
新阶段要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2、 加快推动城市动能转换。
当前,我国城市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向科技创新要动能、向盘活存量要动能、向开放合作要动能。
3、 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
着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优化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加快新型建材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大力推进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
4、 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城市中积累了大量建筑、设施和土地等资源,要激活城市存量资源资产潜力,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盘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
(一) 这篇文章,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三点:城市动能转换、高质量的城市更新和加快建立健全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大规模增量建设时期形成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制机制,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城市发展的要求。
(二) 存量提质增效,被列为现阶段城市发展的重点。
房地产领域中的低效土地利用,存量物业的盘活和提质增效,已成为重要方向。“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三) 未来城市品质的提升,动能的转换,关键还在于科技创新。
城市的未来竞争力,将取决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如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城市管理者的重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