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的境外债“债转股”
日前,融创中国发布公告,针对总规模约95.5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取得重大进展,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支持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约26%。
令人关注的是,融创这次境外债重组的方案是:“全额债权转股权” 。
根据融创公布的方案,融创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1、这不是融创境外债的第一次重组。
2023年11月20日,融创通过降杠杆、留债展期两大策略,为债权人提供留债展期、可转债等多元选项,完成了90.48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成为当时第一家完成债务重组流程的大型房企。
这一次,融创更彻底了。直接抛出了“债转股”方案。境外债的持有人,直接变为“股东”。
如果方案通过,融创就彻底把这95亿美元债务化解了,还不用付息。
2、无疑,融创这次债务重组,采取了高溢价转股。
债主们有两个选择,马上转股,6.8港元/股,18—30个月内转股,3.85港元/股。
而截至4月17日收盘,融创的股价为1.85港元/股。
另外,融创对债转股作出了相关的约束,并设立了早鸟奖励:5月23日前签协议,送债务本金1%的现金(通常只给0.1%)。
3、融创的“债转股”的境外债重组方案,已经获得了债务总额26%的债权人的支持,方案极有可能获得通过。
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4年的深度调整,让境外债的持有者重新认识了市场,期望值也相应降低了。
“止跌回稳”政策的推进,令债权人对未来的信心有所增强。
4、融创的“债转股”的境外债重组方案,看似有点“霸道”,但也不失为当前阶段,各方都可接受的方案。
把希望留在未来,总比现在就认损好。 |